- N +

节约粮食一种生活习惯(记者观察)

原标题:节约粮食一种生活习惯(记者观察)

导读:

  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很多国家通过加强立法、普及节约意识教育、民间力量参与等方式,引导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力行节约食物,减少浪费的意识正在不断普...

  针对餐饮和粮食浪费现象,很多国家通过加强立法、普及节约意识教育、民间力量参与等方式,引导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和生活习惯。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力行节约食物,减少浪费的意识正在不断普及

  针对不少民众在宴会、聚餐中忙于聊天应酬而顾不上用餐,结果导致很多饭菜浪费的现象,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政府发起了一场“3010活动”:希望大家在聚餐开始后的30分钟内专心用餐、不要离席,并在聚餐结束前10分钟再次回到自己座位,将食物吃完。松本市政府还呼吁民众在家也开展“3010活动”,即每月的30日积极利用冰箱里临近保质期的蔬菜、肉类等烹制菜肴,每月的10日与孩子们一起利用一些可食用但经常被扔掉的蔬菜茎秆和外皮来烹饪食品。“3010活动”在当地取得了良好效果,松本市食物浪费现象显著减少。

  日本国土面积小,山地丘陵多,平原耕地少。日本农林水产省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9年度食品自给率为38%。

  在日本工作生活30多年的昭和大学医学部客座教授郭试瑜告诉记者,就像每个中国人几乎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长大一样,日本人从小也接受着相似的教育。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不能浪费食物,是一种基本素质”,特别是外出吃饭时要适量点菜,已点的饭菜不能剩下,吃不完就打包回家。

  为了减少食物浪费,日本政府注重从立法着手。2001年,日本实施《食品循环法》,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进行循环再利用。去年10月,日本实施《食物浪费削减推进法》,规定政府有责任推进避免食物浪费的相关政策,并要求从食品生产到消费等各环节减少浪费。

  日本其他一些地方政府也像长野县松本市一样,积极尝试各种减少食物浪费的方法。石川县金泽市政府推出了一项“光盘行动”,呼吁餐厅、食品零售店积极成为“光盘行动参与店铺”。餐厅在显著位置张贴“光盘行动”的海报,按照顾客的需求去掉忌口食材,准备小分量套餐,并在消费者点餐时建议其适量,对于吃完所有菜品的顾客给予适当优惠等。食品零售店则把食品分成小包装销售,对于临近保质期的食品打折促销。截至8月14日,该市已有1226家餐厅和食品零售店成为“光盘行动参与店铺”。

  旅日华侨吴斌在东京经营中餐馆已经十几年了。他告诉记者,餐馆服务员会提醒顾客不要一次性点太多菜,如果发现顾客点多了,会建议顾客先吃,如果不够再点。在顾客用餐即将结束之际,服务员会直接拿来打包餐盒,提醒顾客可以把没有吃完的菜打包回家。

  “一些蔬菜的皮、芯等部分被扔掉非常可惜。如果加工得当,也可以是美味的食材。”在日本富山市从事餐饮业的广野美代子对本报记者说,农民辛苦种植出来的蔬果应该珍惜。广野美代子的餐厅尝试将蔬果的残余部分制成沙拉酱,不仅供自己的餐厅使用,还对外销售。南瓜瓤、白萝卜根部、菜花叶……用这些蔬果残余加工成的蔬菜汤也口味鲜美。广野美代子的餐厅每天限量供应25份套餐。每份套餐包含10到12种蔬菜,定价约为1200日元(约合77元人民币)。这家餐厅在当地小有名气,颇受顾客欢迎。“希望更多人能充分利用蔬菜、水果、粮食等食材,让它们物尽其用。”广野美代子说。

  在减少食物浪费上,60多岁的新加坡人朱栩娇有一整套做法。煮饭前她会先准备好清单、确定吃饭人数后再购买食材,避免饭菜剩余。平时在外用餐,朋友们都知道她懂得拿捏菜肴的分量,会请她来点菜。她还会将干净、剩余的饭菜打包回家。这是朱栩娇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在她看来,“减少食物浪费,做起来其实并不难,吃多少就买多少,能省钱,也能节约资源”。

  食物垃圾是新加坡最大的垃圾来源之一,过去10年间增长了约20%。2019年新加坡产生食物垃圾7.44亿公斤。据统计,本地家庭每天所丢弃的垃圾中,约一半是厨余垃圾。

  新加坡所需食品中近九成依靠进口。食物的浪费意味着新加坡需要进口更多食物。同时,为处理大量食物垃圾,新加坡还需要建设更多废物处理设施,如将废物转化成能源的工厂和垃圾填埋场等,这对于土地稀缺的新加坡而言难以持续。

  2015年11月,新加坡环境局启动了减少食物浪费推广计划,通过在网站、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和社区等渠道宣传节约粮食倡议,鼓励公众养成合理购买、储存和制作食物的习惯。

  新加坡政府通过向食品零售机构、超市和食品生产厂商发布减少食品浪费的指南,降低食品在供应链中的浪费。政府还与学校合作,通过提供教育资源,如海报、工具包、视频、游戏和演示材料等,向学生普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非政府机构也开始关注食物浪费问题。成立于2003年的“善粮社”,旨在帮扶社会中缺少食物的。“善粮社”发起的“空盘零剩食”活动鼓励公众在用餐时吃多少点多少,这个活动逐步扩大推广规模,在学校的基础上,去年首次将小贩中心(熟食市场)纳入其中。慈善机构新加坡食品银行则大力推动商家和民众把他们不需要但未开封、未过期的食品捐出来,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在过去6年中,新加坡食品银行“挽救”的食物从每年2吨提高至每年550吨。

  新加坡有一家公司,专门为外观不适合出售的新鲜农产品建立专门的销售渠道,帮助供应商减少浪费。Tresuresure公司则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可将企业和酒店中多余的食物提供给消费者。该公司与新加坡部分酒店建立合作,让消费者在酒店自助餐供应时段的最后30至60分钟内以低价购买食物,减少了自助餐浪费。

  全民减少食物浪费运动已初见成效。去年12月的一项调查显示,2019年新加坡的食物垃圾比2018年减少5.8%,是2013年以来的新低。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在订自助餐会的食物时,会根据宾客人数预定适量或较少的分量,对外表残次食物和即将过期食品的接受度也更高了。

  在意大利米兰的一家“未来超市”,消费者可以通过互动式显示屏了解每一种产品背后的故事。例如,货架上的苹果是出自哪棵苹果树,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种植者付出了怎样的劳动,以及如何运送到货架上。直观的体验,让人们对食物的价值有了更真切的了解,也增加了对自然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在意大利的社交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轻松又富有创意的视频,教人们如何把剩菜剩饭或是食物的边角料做成精美的菜肴。比如,把剩余的意大利面做成煎饼,吃不完的玉米粥做成焗烤饭等,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培养了人们节约食物的意识。

  “杜绝食物浪费,需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公共宣传,全社会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当然,技术和行动层面的创新也很关键。”意大利农业联合会主席埃托尔·普兰迪尼表示。

  意大利将每年的2月5日定为“全国反对食物浪费日”,并在2016年通过了《反食品浪费法》,力图减少在食品生产、加工、分配、消费等整个链条上产生的浪费。根据2020年的最新数据,自这项法律出台以来,意大利剩余食物的回收率已经达到23%以上,在欧洲国家中名列前茅。很多社团邀请超市、面包店和餐厅参与,发动民间力量把回收的食物分享给慈善食堂或生活艰难的人们。意大利农业联合会理事长玛丽亚·基亚拉·加达认为,这项“绿色新政”具有开创性,它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并应对社会不平等现象。

  意大利环境部副部长罗伯托·莫拉苏特表示,制止浪费是一个涉及道德、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议题。在意大利,越来越多的人身体力行节约食物,减少浪费的意识正在不断普及。“抵制浪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责任感在每个人的内心扎根,才能使节约粮食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会风气。”

  博洛尼亚大学国际农业政策教授安德烈·塞格雷是意大利“零浪费运动”发起人,他的团队的研究显示,2020年意大利的食物浪费现象首次出现下降趋势,浪费总量比2019年下降了25%。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期间,意大利家庭的食物浪费量进一步减少,人们不得不更加注重食物的有效利用。

  意大利一些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出台教育项目,对在食物和生活用品再利用方面做得好的孩子进行奖励,从小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我们尝试在很多学校发起‘饮食教育’项目,让孩子和家长了解食物的价值和重要性。有效的教育和知识普及是对抗食物浪费的重要途径,孩子们需要了解食物对于个人健康、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安德烈·塞格雷说。数据显示,70%的意大利人认为应该将抵制浪费的教育引入教育体系,通过广泛的食品和环境教育,促进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养成。

  在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就读的埃里克·弗兰斯曼,每天都会定时浏览一下手机上的应用软件“别浪费”。打开该软件,可以看到哪家面包店、餐厅、超市甚至酒店出售“魔盒”。“魔盒”其实是一个装有食物的封闭包装盒,里面可能是咖啡、面包、乳制品、蔬菜或其他已经做好的饭菜。由于消费者在下单时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食物,因此取名“魔盒”。

  “魔盒”里的食物都是商家当天没有卖完但仍然可以安全食用的商品,价格通常在3欧元到5欧元之间,只有原价的1/3,甚至更低。“我经常通过这个软件购买食物,虽然取货时间通常在正常饭点之后,但价格低廉。”弗兰斯曼说,这款低价购买食物的软件在大学里很受欢迎。

  乔斯特·里特维尔德是“魔盒”销售活动的发起人,他对记者说,之所以发起这项颇有创意的销售活动,主要是为了和食物浪费作斗争,“从田间到餐桌,每个环节都存在粮食浪费现象。我们浪费的不仅仅是食物,也在浪费生产食物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被扔掉的食物对环境也非常有害,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与食物垃圾有着直接关系”。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与荷兰营养中心联合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显示,荷兰每年每人平均会把34公斤优质食品扔到垃圾桶里,每年所有家庭扔掉的食物总量加起来有8亿公斤,总计价值250亿欧元。

  据里特维尔德介绍,自2018年创业以来,他的商业模式受到很多商家的青睐,至今在荷兰全国已开设了3700多个销售点,注册用户达到150万,“挽救”了300万份食物,总重量约有25万吨。“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不在于低价出售食物,而在于培养人们节约粮食的意识。食物非常宝贵,是用来享用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瓦赫宁根大学知名专家托尼·蒂默曼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荷兰政府近几年大力倡导节约粮食,但在减少粮食浪费方面依然任重道远。从消费者、超市、餐厅到其他相关机构,从食物生产、运输、仓储到消费各个环节都存在浪费行为,但浪费最严重的还是消费者,具体来说就是家庭。“粮食浪费问题中最关键的其实是认知问题。很多人不以浪费粮食为耻,因此就不会注重节约了。”

  “荷兰很多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饿,因此对粮食浪费没有概念,每顿饭不管剩多少都会倒掉。他们去餐厅用餐,也很少有人打包,认为那样做不体面。”在荷兰生活多年的华人戴璐翌对记者说。相比之下,荷兰老一辈对粮食就特别珍惜,吃完饭时,盘子特别干净,不剩一点菜汤或者面包屑。住在荷兰中部泽沃德市的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对记者说,在二战时她吃过郁金香球茎。“我吃饭时一粒粮食也不会浪费,因为我经历过战争和饥荒,清楚地知道饥饿的痛苦和粮食的宝贵。”

  “如果人们有了节约粮食的自觉意识,并相应改变消费和生活方式,很多食物就不会浪费了。”蒂默曼斯给出几个小技巧:一是带着购物清单前往超市,这样就可以减少购买不必要的食物;二是正确认识食品的保质期,食品的保质期多数时候就是质量的一个保证期限,有些食品在保质期刚过的时候仍可安全食用;三是科学储存食品,如将冰箱冷藏室的温度调到4摄氏度,而不是6或7摄氏度,这样可以使食物保存的时间更久一些;四是烹饪时要心中有数,够吃就好,减少剩余。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新闻分析:马斯克和他的“三只小猪”展示了什么应该说,新成果主要展示了在实现脑机接口的技术路径方面的探索,而非基本原理或技术应用上的突破。

  在此次观测中,研究人员推断出这一火星大小的太阳黑子还将持续增大并很有可能引发强烈的太阳耀斑。李婷表示,其实黑子本身没有方向,通常说的“朝向地球”,其实是指来自太阳黑子所在区域的日冕物质抛射的方向,如果日冕物质抛射的方向朝向地球,确实有可能会对地球产生危害。

  在利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VLT)对超过3000万个星系观测7年后,科学家发现宇宙的均匀性比宇宙学标准模型预测的要高出近10%。总之,尽管从某一角度来说,宇宙是不均匀的,但是在大尺度上,宇宙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标准宇宙模型还可以继续用下去。

  谈到二代生物柴油技术成果的研发生产过程,陈松表示,这项技术成果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心血,是产学研结合的结果。2020年初,石家庄常佑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寻求二代生物柴油生产技术,经过调研后慕名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进行交流合作。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上官乡就利用丰富的毛竹资源生产球拍,挂职期间通过调研走访,卢红伟注意到了当地的产业瓶颈。“油性涂料变水性涂料,是上官乡球拍产业升级的缩影,生产文体产品,健康友好是第一位的。

  云南省科技特派员、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华蓉(左二)在云南省2020年科技活动周启动式上为观众讲解。为云南省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2035年云南省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丰都县南天湖镇7.4万株急需嫁接的果树,安广池自驾1600多公里从山东赶到丰都,解了果农的燃眉之急。12日一早,安广池、王春雷和15位果树嫁接能手赶到南天湖镇义合村,立即按照预案开展工作。

  27岁的白莹莹是初中学历,她从来没有想过,工作会和“高大上”的人工智能沾上边儿。其实,白莹莹是“机器人饲养员”,又名人工智能训练师,这是一个“国家认定”的新职业。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鱼涛说,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工作做得好、做得多就赚得多。

  ……聊起数据标注师这份职业,“90后”李宇龙显得格外兴奋。李宇龙说,像这样一张普通的点云图,大约要标注18万个点,一个熟练的数据标注师只用半个多小时就能完成,“这样算下来,一天标200万个点不成问题”。

  近日,由英国华威大学的大卫·阿姆斯特朗(David Armstrong)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项新的机器学习算法,可以从NASA的旧数据中识别出系外行星——即太阳系外的行星。他们希望新的机器学习系统在检测更多行星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成为系外行星探索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方法,发现了38个新的强引力透镜候选体,为研究天体物理学问题提供了新的“宇宙探针”候选体。”尔欣中说,正因为人工智能的帮助,天文研究者得以从耗时单调的数据筛查分析中解脱出来,当人力“大海捞针”难以招架之日,正是人工智能大显身手之时。

  据该船总设计师、中船集团第708所主任助理吴刚介绍,“中山大学”号是目前我国排水量最大、综合科考性能最强、创新设计亮点最多的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大学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孙冬柏介绍说,“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具备科学考察和人才培养的双平台功能。

  我国科学家近日对水稻小穗的确定性调控分子机制进行解析,为水稻小穗“变性”提高每穗粒数、从而实现水稻增产提供了可能。”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李云峰副教授说,该研究明确了水稻小穗确定性调控分子机制,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

  全球约有120余属、1600种竹亚科植物,它们与水稻、小麦、玉米、甘蔗等同属禾本科。虽已在竹类植物中发现了如此高的多样性,但肉质多浆竹子却从未见诸报端。”李德铢说,由于该竹种具有特殊的耐旱性和形态特征,他们建议进一步加强其生理生态和生长发育方面的研究。

  2004年,国际空间站内用于平衡窗户气压的真空跨接电缆发生破漏,好在破损并不严重,宇航员更换了新电缆便解决了问题。相比之下,1997年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与“进步M-34”货运飞船相撞导致的漏气事故更为严重。

  对邵金喜来说,最幸福的是告别了大汗淋漓、满身油污的高空工作环境,成了身着白衬衣、黑裤子,坐在办公室里的白领。而很多和邵金喜、惠学静一样,从一线退下来的老司机们,经过培训成了设备养护员、后备安全员。

  以色列SaliCrop公司找到一种创新的农作物培育方法,有望让大米、小麦、棉花等多种农作物在盐性土壤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日前,公司首席执行官多坦·波伦斯坦和他的团队在靠近加沙地带边界的盐性试验田中种下胡萝卜种子。

  英国《自然》杂志26日发表的一项免疫学研究,概述了男性和女性新冠肺炎患者免疫应答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男性患者可能受益于提高T细胞反应的疗法,而女性患者可能受益于抑制早期先天免疫反应的疗法。

  “数据科学本身必须依赖数字技术的支撑才能形成和不断完善,实现学科融合和知识自动化,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升级,数据科学也将不断挖掘出新的数字世界运行规律。在创新体系层面,以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等前端布局带动数字技术升级、数字产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并从内部驱动数字科技的发展。

  记者近日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重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重集团)获悉,我国首批出口澳大利亚的“巨无霸”NTE360A电动轮矿用车完成交车仪式。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6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