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小学生安全知识口诀
导读:
在突然遇到危险,人们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惊慌,这是正常的,但在惊慌之余必须保持清醒的理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才可能趋利避害,化险为夷。 运用适当的自救方法...
在突然遇到危险,人们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惊慌,这是正常的,但在惊慌之余必须保持清醒的理智,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才可能趋利避害,化险为夷。
运用适当的自救方法保护自己是临危逃生的基本技能。这就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及训练。
当处于危险之中,在进行自救的同时应该不断设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尽快得到外界的援助,让损失和伤亡降低到最低点。
在城市中发生各种危险,都可以通过打报警电话而获得相关部门的有效和及时的求援。因此,人人都应学会使用电线”火警电线”后,要讲清着火的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着火物质、火情大小以及报警人的姓名与电线”报警电话
遭遇坏人袭击或发现有人盗窃时,利用一切机会及时拨打“110”电话,讲清自己的姓名,发生情况的地点及所使用的电话号码,然后将案情简要报告,包括犯罪分子的人数、面貌与衣着牲、作案手段、逃逸方向等,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并保护作案现场。
无论在何时何地发现危重病人或意外伤害事故,都可拨打“120”电话,请求急救中心(丫)进行急救。通话中,要讲清病人的姓名、年龄、目前病情、详细地址、电话号码以及等待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讲清房外易识别的建筑物。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发生交通事故后,除了应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和财产外,还要保护现场,并迅速拨打“122”电话报警,讲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情况和造成的后果。
的保障。中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家庭的安全, 是孩子平安、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那么,
一、有序的生活,安全的保障1、生活有序。每天起床、锻炼、用膳、家务劳动都有规定的时间,全家人都有规律地生活,这样使我们每个人都始终保持充沛的精力、良好的情绪。人供电站在过度疲劳、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思想不集中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有规律地生活是最为重要的,平时,我们还要相互帮助,做到乐不过度,悲不至绝,保持稳定而良好的情绪,这样可以避免“乐极生悲”“祸不单行”等不愉快事情的发生。2、建立家庭分工负责制度。家庭虽小,但也与一个单位一样,里里外外有许多事情要做,既需要分工负责,又需要相互帮助。
事有危险,什么事不该做,应该怎样做。孩子知识少,有些道理很难说清楚,但一定要让他(她)知道什么样的事有危险,后果会怎样,应该怎样避免。
5、为孩子设计一张“安全卡”。安全卡首先告诉孩子做事要沉着、冷静。卡上面记录着他(她)的姓名、年龄、住址、血型、父母的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常用的电话号码(饩急救、报警、火警及主要亲友的联系电话),还有孩子的药物过敏情况,及疾病记录等等。“安全卡”不仅给孩子本人使用,也是发生特殊情况后,给热心助人者使用。有备无患,很有必要。
用火设备不良,如炉灶不符合防火要求,厨房布局不合理,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灶间通风不良,炉灶靠近易燃物等。
火灾最大的隐患莫过于思想上的麻痹和知识的缺乏。因此,家中的大人小孩都要增强防火意识,学一点防火知识,特别要学点火灾发生后的自救技能与知识。
随着年龄的增加,可以让孩子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烧水、做饭,在此之前要学会正确使用液化气和煤气。
a、无论是管道煤气,还是罐装液化石油气,都必须“先点火后供气”。液化石油气或煤气使用后,要随手先关闭阀门,再闭合煤气灶的开关。
c液化气瓶要远离火源(至少1米以上),直立使用,不能倒立卧放,不能用火烘烤,严禁私自倒掉残液和抽气倒灌。
d使用液化石油气或煤气时,若听到微小漏气声音,或离到民味时,应立即关火检查。注意不能用明火检查煤气管道是否漏气,听到漏所声,要立即关闭钢瓶阀门(或煤气管道总开关),迅速打开窗户通风,熄灭附近火源。切记此时不要使用换气扇、脱排没烟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不要拉电灯开关。尽快打电话通知爸爸妈妈或煤气站人员进行处理。2、安全使用蚊香
夏天,为防止蚊子干扰我们经常要使用蚊香。蚊香虽小,使用不当,也会引起火灾,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注意:
a如果炒菜时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这样就能将火与空气隔绝。使锅里的没火因缺氧而熄来。切忌用水扑救。
c家用电器着火,要立即拔掉插头,或拉闸断电。然后用毛毯或棉被捂盖。切记在电源切断前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能导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
d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若将门窗打开,由于空气对流作用,火势会迅速发展,形成大面积火灾。
e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没着火时,则不要用水扑救,可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
f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火警电线,拨打电话后,立即报告火灾地点、火势情况和自己姓名。
当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有电流通过人体时,轻则有针刺、麻木、剧痛等感觉,重则发生痉挛、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在很短的时间内心跳停止死亡,这就是触电事故。
用电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身安全,二是物财产安全。为杜绝事故的发生,用电时要注意:
b要保护好电线、插头、插座、灯座及电器绝缘部分。要保持绝缘部分的干燥,不要用湿手去扳开关、插入或拔出插头。
a关掉收音机,录像机、电视机等电器的开关,拔出电源插头,拔出电视机的天线插头或有线电视的信号电缆,最好将电缆称至房外。
b、暂不用电话,如一定要通话,可用免提功能键,与话机保持距离,切忌直接使用话筒。c离开电线、发现漏电、触电事故怎么办
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如电源开关太远,可以站在干木凳上用不导电的物体,如木棒、竹竿、塑料棒、衣服等触电者与带电体分开。切莫将带电体碰着自己和他人身体,避免触电现象再发生,触电者痉挛紧握着电线时可以用干燥的带木柄的斧头或用绝缘的钢丝钳切断电线。抢救触电者一定要及时,不能拖延一分一秒,因为触电时间越长,危害越大,生命越危险。
发现有人触电,惊慌失措,直接用手去接触电者,用剪刀剪电线,都是错误的,这样做会使救人者自己也触电。
(1)突然发病。一般在食用被污染仪器后1-2小时到一天内,吃同一来源事物的人群可引起集体中毒,但由于个人体质不同,适应能力有强弱,发病也有先后。
(2)一般特征是:恶心、呕吐、腹泻、稀水样便,与急性肠炎基本相似,严重的伴有发烧、脱水、心血管机能障碍甚至死亡。
(3)误食化学类毒物,或吃了喷洒过剧毒农药的蔬菜、果品,会导致血液和神经系统的中毒,出现抽筋,心跳加剧、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严重症状。
(7)误服了药物。药品多数是白色,有的形状、大小差不多,因此容易搞错。有的未遵医生嘱咐服药,药剂量过大。
(1)如果是家庭集体食物中毒,一般孩子最先发作,此时应全家上医院看病。不要自行给孩子乱服药。医治越早越好,切莫延误时间。
(2)如果孩子一人在家,发现上述症状,要立即报告家长;若病势过猛,要敲打邻居家门,请求帮助送往医院,必要时爬也要爬出门外,到有人过往处呼救,即便昏倒,也要倒在户外,让路人发现。
(4)当经医生诊断确认食物中毒,要向卫生局或卫生防疫站等有关报告详细情况,吃了何种食品,从何处购买,以便及时控制中毒现象的蔓延。
(5)保存吃剩的食品,等待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防疫站等有关单位进行化验,然后再妥善处理残食和对餐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2)买回来的蔬菜要在清水里浸泡半小时或长时间,并多换几次水,要洗得干净,以防农药对身体危害。
(3)不要到无证摊贩处买食品,不买无商标或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单位,无保质期等标签识不完整的的罐头食品和其他定型包装食品。
(4)生熟食品要分开,工具(刀、砧板、揩布等)要生熟分开,做到专用,餐具要及时洗擦干净,有消毒条件的要经常消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