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变化与习惯:流年如水当恬然自安

原标题:变化与习惯:流年如水当恬然自安

导读: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感叹变化。陋室空堂也曾笏满床,两鬓成霜也曾粉正香,事物是会变的,人也是会变的,即使变...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感叹变化。陋室空堂也曾笏满床,两鬓成霜也曾粉正香,事物是会变的,人也是会变的,即使变化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接受。

  盯着手中的表盘,看秒针一圈一圈转动,分针也在缓缓移动,时针更是缓慢地挪动。时间它推动着一切发展,马不停蹄,不肯停歇。有的人想停在原地,但时间它并没有感情,只会像冷冰冰的机器一样注视着这世间的一切。风化,氧化,腐烂,在岁月的侵蚀下,没有什么完美能够永恒。上大学时,老师曾说法律更新换代很快,确实,没有什么能够逃脱得了变化。对变化的感觉,在现在这一刻我才感觉最为强烈。

  变化它就在那儿,是难以扭转的客观规律,但习惯它最不是东西。习惯是自己选择的,我可以选择不习惯,也就是离开,也可以选择习惯,那就是忍受。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习惯的速度很慢,刻意的习惯很难养成,即便养成之后也会因目标的改变而随之改变。以前曾立过很多Flag,但毫无疑问,它们都倒下了。还记得刚来这里的时候,给自己定目标,每天都要出去跑步锻炼,后来发现完不成,会给自己找借口,把这归结于天气因素或者其他,于是给自己降低目标为每周3天固定出去,坚持了5天左右时间。而现在,这个计划已经不了了之。以前念高中的时候,那种地狱般的强化学习训练养成的习惯都是假的,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觉,中间除了吃饭就是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是因为学校的强制和心中的理想。我想这中间更多的是学校的监管制度,而不是理想支撑我走过这三年。于是在高中毕业之后,我松懈了,学会了睡懒觉,玩手机也变得无所忌惮了,以前养成的“习惯大厦”轰然坍塌。

  习惯是不经意间形成的,自从工作后,毫无刻意,却养成了许多习惯。还记得有一次,和同事互换了一次座位,我扬言以后都会坐这个位置,同事笑着说第二天会比我来的早,不会让我得逞。第二天,我下意识地把包放在自己的位置上,准备坐下去,同事才笑道,你看你自己都习惯了你的位置。在一个地方久了,会习惯这里的人、物,事。一旦它要变的时候,你会很不情愿,也很不舍,除非它真的没有什么让你留念的地方了。草木枯荣亦有情,人更有情。没有什么人能够一直在身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人难免会不舍,有些情绪不会说出来,但却一直影响着自己。工作的这些日子里,习惯了一坐下来便打开电脑,登录办公系统,微信和QQ,及时处理各种群里的消息,然后关注一下各种最新的新闻,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第一周刚来的时候,时间过得很慢很慢,培训那几日似乎格外的难熬,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本能地感觉一周的时间过得很快,这大概也是习惯的力量吧。

  我讨厌习惯,也害怕变化。害怕变化的原因大概是害怕失去身边的人吧,我在长大,家人却逐渐变老,朋友也逐渐离开身边。成长的代价大概就是失去,然后学会独自生活。偶尔也会发现,长大的自己学会了快速处理各种事情,却也正在失去许多东西。你会发现父母苍老了不少,看不清楚你觉得很大的字,用不懂车站电子售票机,斑白着两鬓,手里拎着大袋东西狼狈地走进车站,也会忘记你教了很多遍的手机应用。你甚至会因为他们的询问而不耐烦,既而又责怪自己,陷入深深的后悔之中。从小到大,告别不可避免。最近的一次告别,便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在高铁站进站口和朋友拥抱告别。朋友是河北的,天南地北,这一别,也不知何时再会相见。外公家从小生活到大的老木屋被拆了,换上了全新的水泥屋,过去在那深山之中讲电话都听不清的地方连网络也有了。感叹变化没有用,因为变化真的太快了。

  由被人保护到要学会自己承受一切,这中间的变化,我可能还再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愿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人亦依旧。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