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哪些人际交往方面的小技巧可以保护自己?
导读:
发现美,赞美美。具体做法:每天第一次见到某人时,小小的夸奖对方一下,不用很正式,比如,“呦,新发型,挺适合你”,“今天穿的好精神,有什么好事啊”。这不仅仅可以让对方心情好,...
发现美,赞美美。具体做法:每天第一次见到某人时,小小的夸奖对方一下,不用很正式,比如,“呦,新发型,挺适合你”,“今天穿的好精神,有什么好事啊”。这不仅仅可以让对方心情好,让交流更顺畅,更重要的是:让你的思考和交流更加积极。
不说谎,不说不真实的话。有些人面对领导或同侪压力,也会附庸他人说些不实的话,比如批评某人,把过错全部归于某人。如果你一直这么做,那么即使是你附和的那些人,也会从心底看不起你。如果面对这种情况,话不可不说,但是可以不说尽:“我觉得xx的工作的确有些问题,但造成这种情况不是他一个人的错。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改善现有流程,杜绝类似的情况。”
背后说好话,坏话当面说。如果对某人有意见,最好当面提出,不要背后和他人议论;反之,如果你觉得某个人好,倒是可以多和别人说说。
我只有一个技巧:只要是别人在你周围跟你说话,或者自言自语但其实是说给你听的(只要不是一上来就辱骂你,而是单纯地冒出个想法说给你听,或者随便跟你聊聊),无论怎样也要回应别人,不要出现那种“嗯,我已经知道他要表达什么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所以干脆不说话”这种情况。
因为每个人都是希望得到重视的,你的回应会让人觉得你是一个时刻在认真倾听着他人说话的,礼貌的,有风度的人。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跟别人交流时,你兴致冲冲跟别人说话,他却不搭理你(可能他认真听了,可是他不知道说什么,这就很容易造成一种他忽视我的假象),你自己心里会不好受吗?
每个人在这方面都是相似的,如果你回应了别人(哪怕不那么认真),但他们会很高兴自己的话有人在听,人类线;的生物。所以,哪怕你随便听听后答复别人(当然也不要敷衍的太明显了),也好过你认真倾听了一眼不发好!
那么如果你这样做了,长久以往,大家都会觉得你是一个“倾听者”,大家都会很乐意跟你交流,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陌生人看到别人都愿意跟你说话,就会自发地认为你是一个善于交际,且讨人喜欢的人,对你的第一印象都会更好。而做到这些很简单,只要克服不耐烦,管理好表情就行,最后,如果你真的觉得对方把话聊死了,那就用表情代替吧!如果他告诉你高兴的事,你就报以微笑,如果他说着忧伤的事,你就拍拍他的肩膀。人类也很擅长脑补,而且他们通常喜欢规避不好的念头,所以他们会尽量把你的行为当做真诚和善意的!
有一次和一群朋友吃饭,饭桌上有位朋友说起了他和太太的沟通趣事。当时朋友太太问了他一个问题:「老公,有件事我不知道该不该跟你说?」朋友回答:「说吧!什么事?」「说了你不许生气啊?」「好的,我不生气。到底什么事情?」这时他太太才不好意思地揭晓谜底:「我今天买了一个一万多块的包包……」朋友只好装作大度地回应:「买了就买了吧,没事。」
朋友当时把经过讲完后,我们其他人都在笑。有好事者出主意说,那以后女人问「有件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时候,回答「那就不说吧」这样总行吧?结果当事人说试过了,完全无用,因为当时他太太回答:「你不让我说,我偏要说!」
「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这句台词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基本上变成了提建议,甚至出馊主意、讲坏话之前的标准开场,几乎所有的当事人被问到这个问题时,都是回答「讲」。然后对方开始滔滔不绝地提意见、讲坏话。虽然当事人可能听了不高兴,但说话者振振有词:「你看,我不想讲,是你非让我讲的!」
这类问题实际上在各种场合可以频繁使用,这也是提问的作用之一:投石问路,降低风险。沟通毕竟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做好的,因为沟通顺畅与否涉及当事人、沟通对象、沟通渠道和环境等多个维度的影响因素。有时候直接表达沟通信息,可能最终效果不甚理想,于是我们在正式开始之前,往往需要投石问路或者降低风险。
为什么用问句而不是陈述句来投石问路呢?我们可以在正式开始沟通前,通过提问让对方事先有说话或表态的机会,然后我们可以根据对方的回答或表态来选择后继的沟通方式,正所谓「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甚至很多投石问路或降低风险的试探性提问,可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甚至废话,但是这些试探性问题确实有其存在的特殊意义。在正式沟通开始之前,通过提问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预留后路、激发好奇或测试反应等作用。
学会聆听。当然刚开始你要引导别人的话题,聆听也是一门艺术。多尝试,你也发现新世界。我做过导游,我讲的东西远远没有听的东西多,也认识了很多朋友。
改题目了?保护自己的话我觉得就是示弱,在人群中把自己的锋芒收起来,大方承认自己的不足,别人就不会对你有敌意。
楼上的回答大概都是同一点:多听别人说,少吹牛皮。这确实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但好像也只是一个很基础的技巧,如果要达到题主问题中所谓【如鱼得水】的程度,不是一些简单的小技巧就可以做到的,需要多多的练习。
在聆听别人和克制自己表达欲的基础上,需要对别人表达【适度的】肯定和赞美,然后要保持思维的敏捷迅速get到对方要表达的点。最后,最重要的一点,你的谈话要有内容,或者你本身具有足够的权威——当你说话的时候别人愿意静下来聆听。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