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亲子共读就是妈妈念给孩子听?别傻了教你五种高效共读法

原标题:亲子共读就是妈妈念给孩子听?别傻了教你五种高效共读法

导读:

  近期我收到了一位妈妈的私信,说:佩哥儿,你光聊小学阅读知识,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三岁的孩子如何阅读啊?我给孩子买了几百本绘本天天念给孩子听,发现孩子该吃手还是吃手,该尿床还...

  近期我收到了一位妈妈的私信,说:佩哥儿,你光聊小学阅读知识,能不能给我们分享一下三岁的孩子如何阅读啊?我给孩子买了几百本绘本天天念给孩子听,发现孩子该吃手还是吃手,该尿床还是尿床,碰到困难还是乱发脾气,是不是看绘本没有作用啊?佩哥儿回复:不是这样的,低幼阶段通过阅读绘本可以解决许多孩子发展期的困惑,还能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家长总认为亲子共读就是家长念给孩子听就行了,其实这样是不行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高效亲子共读的五个方法。

  如何高效地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呢?咱们家长不仅是一个故事大王,更是一个倾听孩子和孩子共同演绎故事的一个角色。

  每一位妈妈都是非常棒的故事大王,我们把绘本绘声绘色的讲出来,大人读文字,孩子看图画,然后让图跟文结合起来,或者说声音跟画面在孩子头脑中形成一种合作,然后来达成对绘本故事的个性化的理解。

  讲完绘本故事后,针对绘本内的故事联系家长实际对孩子继续进行一个启发。孩子其实特别喜欢爸爸妈妈给孩子分享一些身边的事情或大人们的事情。

  妈妈讲故事里的事情真实化,可以讲述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或身边发生的事情,和孩子展开讨论,举一些例子让孩子判断这样做对不对。

  这里并不是要求孩子把听完的故事演出来,有的孩子喜欢表演,有的孩子就喜欢安静的听。我们常说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针对自身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才是更适合的教育。用别人教育模式的框框去套在自己孩子身上,往往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佩哥儿在这里说的,做一个演故事的妈妈是让妈妈在讲述绘本的时候准备一些小道具,或者一些小玩偶,跟孩子一边将一边玩,让孩子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讲述的时候妈妈变身成故事里的人物,让孩子更好的代入环境里。

  在我们听完一个好玩的故事之后,我们要把故事里面的知识抽出来,在生活里面去做一做。比如小兔子煮蘑菇汤,我们就可以领着孩子亲自去做一做蘑菇汤。

  让孩子把故事和生活相关联,去实践这些知识,让孩子知道,故事里面的事那些可以完成,那些是虚构的,我们不能完成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身份,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总是站在主导的地位,一个传道受业的身份。其实我们应该转换一下身份,从讲故事变成听故事,让孩子给妈妈讲讲刚听过的故事,孩子也许会讲的和绘本完全不一样,此时我们最不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他。而是鼓励孩子,因为孩子此时仍有自己的想法,并非照搬妈妈的讲述,我们应该鼓励这种发散思维。

  通过以上五种共读方式,让孩子精读每一个故事,只要妈妈们坚持让孩子高效率阅读,那么无论是文学修养,还是识字能力,也或是写作能力,都会有非常不一样的积累。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