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各大金融机构六一推出儿童理财产品 家长选择需谨慎
导读:
巴菲特谈到理财投资经验时,认为理财投资要从娃娃抓起。如今,“六一”儿童节将至,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产品。有关专家提示,家长们不妨趁此机会,一边为孩子理财,一边引导孩子...
巴菲特谈到理财投资经验时,认为理财投资要从娃娃抓起。如今,“六一”儿童节将至,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相关产品。有关专家提示,家长们不妨趁此机会,一边为孩子理财,一边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商观念,让孩子提升财商,补上“理财课”。
“六一”将至,省会公务员孙远最近又收到了很多来电和短信,有的是推销儿童保险的,有的是推荐定投教育储蓄基金的。路过银行时,她也留意到不少银行正在力推“儿童银行卡”。众多的儿童理财产品,令这位五岁女孩的妈妈有点迷惑,究竟该如何选择呢?
有关专家指出,在美国,理财教育被称作是“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有专家建议,6~12岁是儿童理财观念培养的黄金时期。因为受到认知能力的影响,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钱的认识也不同,因此在欧美等诸多发达国家,家长都会按照年龄分阶段培养孩子的钱财观。一般2岁开始接触钱,知道生活中有“钱”这样一种流通物。3岁,开始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知道货币单位是元、角、分,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做出选择。5岁,知道不同币值的货币可以购买不同量的物品,以及钱是怎么来的。6岁,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零钱,数大量硬币。7岁前,学习有关金钱的概念。7~12岁,开设孩子的活期账户,学习银行是什么,学习制订消费计划。13~18岁,区分“需要”和“想要”,养成储蓄习惯,了解投资。
对于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理财观,省会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师白斯亮建议,家长首先应告诉孩子“钱”是什么,让孩子知道钱并不是不劳而获的,接着可以让孩子做好计划,比如如何利用压岁钱。收到压岁钱后,父母千万不要帮孩子支配,相反可以由孩子自由分配,但前提是要让孩子自己写出花钱计划。孩子想花钱计划的时候,父母最好不要粗暴打断,可以等孩子想完整个计划,然后父母通过讨论的方式,帮助孩子区分哪些是必要的花费,哪些是不必要的花费,从而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消费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年轻家长会给孩子专门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在孩子成年前先帮忙打理,至少确保“专款专用”。还有一些家长专门给孩子在微信或者支付宝绑定了银行卡,将压岁钱投资在了理财通或者余额宝。家长们坦言,培养孩子的“财商”很重要,以“管理压岁钱”为契机,让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银行账户,鼓励他们将压岁钱存起来,熟悉理财工具,慢慢学习理财规划。这种让孩子亲身参与和感受财富积累与合理花费的过程,对培养他们的“财商”会很有利。
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往往只关心收益率、期限等问题。在理财产品到期后,很多投资者发现到手的收益和自己的预期相差甚远,事后才发现中间有手续费这一项隐形成本。据了解,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手续费包括了认购费、固定管理费、托管费、保管费等。
现在银行理财收益率都在下行,5.7%、5.8%水平的理财产品已经不多见,这个水平收益率,保险产品还能够满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