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导读:
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1.配制溶液 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 解,最后补...
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1.配制溶液 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 解,最后补足所需水分。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 在全
培养基配制的基本过程 1.配制溶液 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 解,最后补足所需水分。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 在全部原料溶解后加水补足。 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先将上述已配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再将称好的琼脂加入,继续加 热至完全融化。并不断搅拌,以免琼脂糊底烧焦。 2.调节 pH 值 用 pH 试纸(或 pH 电位计、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测试培养基的 pH 值,如不符合需要, 可用 10%HCl 或 10%NaOH 进行调节,直到调节到配方要求的 pH 值为止。 3.过滤 用滤纸、纱布或棉花趁热将已配好的培养基过滤。用纱布过滤时,最好折叠成六层,用 滤纸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瓦棱形,铺在漏斗上过滤。 4.分装 已过滤的培养基应进行分装。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如果 要制作平板培养基或液体、半固体培养基,则须将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内。 分装时,一手捏松弹簧夹,使培养基流出,另一只手握住几支试管或锥形瓶,依次接取 培养基。分装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粘附管口或瓶口,以免浸湿棉塞引起杂菌污染。 装入试管的培养基量,视试管和锥形瓶的大小及需要而定。一般制作斜面培养基时,每 只 15×150 毫米的试管,约装 3~4 毫升(1/4~1/3 试管高度),如制作深层培养基,每只 20×220 毫米的试管约装 12~15 毫升。每只锥形瓶装入的培养基,一般以其容积的一半为宜。 5.加棉塞 分装完毕后,需要用棉塞堵住管口或瓶口。堵棉塞的主要目的是过滤空气,避免污染。 棉塞应采用普通新鲜、干燥的棉花制作,不要用脱脂棉,以免因脱脂棉吸水使棉塞无法使用。 制作棉塞时,要根据棉塞大小将棉花铺展成适当厚度,揪取手掌心大小一块,铺在左手拇指 与食指圈成的圆孔中,用右手食指插入棉花中部,同时左手食指与姆指稍稍紧握,就会形成 1 个长棒形的棉塞。棉塞作成后,应迅速塞入管口或瓶口中,棉塞应紧贴内壁不留缝隙,以 防空气中微生物沿皱折侵入。棉塞不要过紧过松,塞好后,以手提棉塞、管、瓶不下落为合 适。棉塞的 2/3 应在管内或瓶内,上端露出少许棉花便于拔取。塞好棉塞的试管和锥形瓶应 盖上厚纸用绳捆札,准备灭菌。 6.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 培养基灭菌后,如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须趁培养基未凝固时进行。 (1)制作斜面培养基。在实验台上放 1 支长 0.5~1 米左右的木条,厚度为 1 厘米左右。 将试管头部枕在木条上,使管内培养基自然倾斜,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2)制作平板培养基。将刚刚灭过菌的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和培养皿放在实验台上,点 燃酒精灯,右手托起锥形瓶瓶底,左手拔下棉塞,将瓶口在酒精灯上稍加灼烧,左手打开培 养皿盖,右手迅速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每皿约倒入 10 毫升,以铺满皿底为度。铺放培 养基后放置 15 分钟左右,待培养基凝固后,再 5 个培养皿一叠,倒置过来,平放在恒温箱 里,24 小时后检查,如培养基末长杂菌,即可用来培养微生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