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跑步才是正确的?不会受伤还能强化体能。?
导读:
我见过很多,腿型是O型或者X型腿型比较明显的跑者在公园跑步,这种腿型的人初跑者并不适合跑步。 如果X型腿和O型腿过度明显的人群不要尝试跑步这项运动,可以通过医院进行腿型矫...
我见过很多,腿型是O型或者X型腿型比较明显的跑者在公园跑步,这种腿型的人初跑者并不适合跑步。
如果X型腿和O型腿过度明显的人群不要尝试跑步这项运动,可以通过医院进行腿型矫正后再进行跑步运动。跑步是一个高损伤的运动,有三分之二跑者受伤。
有的人群是X腿型或者O型腿型并不明显,可以通过跑步姿势以及跑步装备来进行矫正。请站立在镜子前两腿并拢如果如图明显就请放弃跑步这项运动吧,或者请到医院进行矫正咨询。
好多人之所以跑步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胖了。其实体重过重的人并不适合跑步这项运动。跑步是要支撑自身重量的运动。体重太胖会对腿部造成过度的压力。大体重者可以不跑步,可以选择动感单车,等体重降下来了再跑步锻炼。如果你的BMI在肥胖行列,BMI大于28,最好不要采用跑步这种锻炼方式。计算BMI请用下面网站计算。
初跑者对于装备不甚在意。我在公园跑步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位女性跑者踩着一双拖鞋飞奔很有个性。拖鞋、篮球鞋、板鞋都不适合跑步,特别是慢跑。在成千上万次的落地缓震以及保护支撑方面,这些鞋都会造成损伤。最常见的就是鞋不合适的指甲淤青,要不就是脚部磨出血泡。
所以选择一双专业的跑步鞋非常有必要。而且对于上面所说的轻微的O型腿和轻微X型腿选择一双专业的跑鞋有利于你跑姿的矫正。
一双跑鞋的寿命只有800公里,跑鞋的中底材料缓震会在跑步过程中损耗殆尽,所以在跑步过程中准备两双跑鞋交替使用有助于保护自己。跑步是动作重复千万次的运动,一点点不适应都会造成损伤。
爱上了跑步运动,跑者就进阶为中级跑者,中级跑者会遇到自己的跑步亢奋期,每天不跑就不舒服。因为亢奋就随意增加跑量。
我跑步瘦下来以后就遇到过这种情况。当时跑了2个多月觉得自己能尝试10KM了,就开始跑了自己第一个十公里。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从此每天一个十公里。造成自己由于身体承受不住负荷而受伤。
跑步会刺激身体多巴胺的分泌,会让人感到快乐。每天好多烦恼也许只有听着音乐跑个10公里才是真的放松找到自己的时候。对于成年人来说,在现实中找到快乐很难。但过度增加跑量会造成损伤。以10%递增原则比较好,这周跑量不要大于上一周跑量的10%。
大多数人是因为减肥而爱上跑步。跑步的配速也从开始的7分钟到6分钟再到5分钟。甚至速度提升速度到了难以置信的地步。
跑步团体中有一位姑娘,开始只能7分钟配速跑5公里,一个月6分跑5公里,二个月后5分配速跑5公里了。这是她的记录表。10KM 56分配速是5分40秒。5KM 26分44秒配速是5分20秒。她总共才跑了3个多月。这种进步速度非常快的。
这种进步速度是由于你体重的减轻和经常不锻炼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恢复。达到一定程度后,你就没有如此的进步速度了。你比以前体重减轻了30斤,以前你是抱着一袋面粉在跑,而现在你是甩掉这一袋面肯定速度会快很多。
而由于中级跑者对于跑步的亢奋期会期望不断PB,这时候特别容易受伤。过度的疲劳特别容易在长跑后期不能保证跑步姿势而造成跑姿变形,让腿部受力不均匀而受伤。
(最大心率-静息心率)*80%+50得出的值就是你锻炼应该保持的心率值。如果你的最大心率是200,静息心率是50,则60%到80%储备心率如下表。
保持60%到80%储备心率跑步训练有利于避免你过度追求速度的提升而造成的损伤。每款心率表都有心率区间设置,可以有效提示你的心率训练区间。
千万不要因为以前速度提高的快而过度高估自己的能力,一味追求配速的高速提高。科学的训练方法保持对跑步尊重的态度才能避免受伤。
其实竞技体育与跑步健身是两回事。很多跑步知识的网络传播者并不是健身跑步的人,他们只是坐在桌子前整理知识的人。
比如说很多公众号很多答题者都把格布雷希拉西耶这个动态图片拿出来指导新人跑姿。还要提出腿部折叠,趾球部落地等。
配速不同,姿势是不同的,模仿竞技体育冠军的跑姿并不利于跑者矫正自己的跑步姿势。其实每个人跑姿有自己的特点。
普通跑者是为了身体健康,过度的追求速度,刻意模仿跑步选手的跑步姿势并不利于跑者矫正自己的姿势。
图片中格布雷希拉西耶一步是1米9的步幅,如果普通跑者绝对无法跑出这么长的步幅。即使中国顶级跑者比如李子成,管油胜也只有1米7的步幅。
如果你过度追求前脚掌着地,如此大的步幅,你肯定会受伤。因为你的身体天赋和柔韧性以及力量无法达到这种程度。
而且运动员的心态就是跑的快,而健康跑者是跑的稳不受伤,从心态上不能把健康跑和竞技体育混为一谈。
你是5分配速有5分钟配速的跑姿,4分钟有4分钟配速的跑步姿势。不要刻意模仿大神的跑步姿势强行扩大自己的步幅。
通过录制小视频慢动作改正自己的跑步姿势,不要求别人去给你指点,录下来自己跑步慢动作自己审视是否合理。
可以听自己落地的声音,如果配速相同的情况下,你落地沉重,比同伴跑步声音都要大,你需要减少自己步幅提高自己的步频了。
无技巧跑步没什么问题啊,跑步不需要太多技巧,跑就是了,怎么舒服怎么跑。犹记得,我刚开始跑步时,一群人告诉我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之类的,我按他们那样跑,自觉得非常难受。后来,我就随便跑,跑得开心就是了。
有人觉得脚前头踏地好,有人认为脚后跟接地比较好,又有人说全脚掌跑步比较好。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跑起来舒服就是适合自己的跑步方式。
那种跑起来自然摆臂,不用太刻意的去学什么技巧,跑多了就自然就会了,无招胜有招,先跑起来再说。
这题目有问题,任何能跑起来都是有技巧的,或大体重,或内外翻,或扁平足,只要能跑起来都是要有技巧的,尽管他姿势是错误的。
但是这个错误的姿势,就是此时的技巧,因为他们没有强悍的身体,没有适合跑步的线条,没有运动的天赋,没有对跑步的认知,只有这种不完美的跑姿才能跑起来,就算他把所有跑步知识倒背如流,也依然改变不了现状。
你(泛指)认为正确的,不一定适合每个人,而且每种方式都是存在争议的,我们尽量去认同别人,把自己的认知跟别人去分享,如果你愿意的话,在去尝试,在去学习。
随便找一个新手,告诉他什么是正确姿势,应该怎么跑对身体好,怎么跑进步块等等,把所有秘籍都告诉他,在让他跑,他第一次的2公里依然是个噩梦。
很多人一开始跑步或多或少都有些冲动的因素,比较突然,很难找到高手去指导,在无知的情况下我们都是感觉自己是正确的,有时候你跑在马路上,有告诉说你这样不对,应该怎样怎样的,你没准都接受不了。
这就是说很多新手根本没有正确跑步姿势,正确落地方式这些概念,认为跑步就是跑步,不需要啥技术,身体好就行,我也是从这个过程中走来的。
有些人跑伤了,就放弃了,很大一部分人没坚持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是给自己懒找的光明正大的借口)。
这段时期如果没有受伤,或者受伤知道休息,然后又能继续跑下去的不多,这里算是分界线了,这样的跑着发现自己不足,才有去学习的动力,慢慢的就成长了。
6 严肃跑者,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这里才是瞎跑的重灾区,一味追求PB的,一味追求距离的,一味追求坚持的,不懂跑休的,比比皆是,关键是他们真的很能坚持,跑废的,跑死的,把自己跑出精神病的,都应该在这群里。
7 最后这种应该是返璞归真的跑者了,真正的跑者,以上他们可能都经历过,不仅仅身体上的强悍,精神上也是无可匹敌的,其实这是我们跑步的终极目标,全马说跑就跑一个,速度说彪就彪起来,不需要啥装备,随时都能跑起来,说句不好听的,狗见了我第二次都不敢追我。
本人目前还是有点执着,严格说算是严肃跑者中的,有时候我是知道堆积跑量,意义不大,追求速度不能长久,也知道应该怎么练,现在问题就是精神上的,跑步确实能改善抑郁症,但会增加强迫症跟焦虑症,不要跟我说你跑了几千公里了没有这些症状,没有病的人是坚持不下来的。
跑步之后拉伸也经常没有。我大概血比较甜,比娃都招蚊子,夏天站那儿抻筋=喂蚊子,冬天一身汗,又怕冻着。
没目标。不想达到什么速度,也不想参加比赛。不想减肥,也不想塑身。不发朋友圈,尽量不show off。
没瘾。跑步没瘾,选这个锻炼身体的方式图它简单便宜省时间。因为没瘾,也没学习过正确跑步姿势,热身、抻拉姿势什么的。
大概我跑的少,不算正经跑步,而且跑的佛,跑不动就不跑。所以我觉得还行,身体没啥不适反应。我觉得,大概像我这么佛着跑的,瞎跑的挺多的。怎么看待呢?我都瞎跑了,还是别看了。
上述这些,又有哪个是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板的?连前掌、后跟、中足,哪个部位先着地都没有一定正确的定论,遑论其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