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报告称异性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关系中普遍现象(3)

原标题:报告称异性交往成为中学生人际关系中普遍现象(3)

导读:

  49.8%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最好的朋友,44.8%将父亲视为最好的朋友,较2005年略有下降(2005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51.2%、46.7%),但较1999年仍有大幅增...

  49.8%的少年儿童将母亲视为最好的朋友,44.8%将父亲视为最好的朋友,较2005年略有下降(2005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为51.2%、46.7%),但较1999年仍有大幅增长(1999年分别为36.5%和36.2%),把父母视为朋友,当代少年儿童在亲子关系方面总体上趋于平等民主。

  2010年的调查发现,当代少年儿童同伴接纳较好,与5年前相比有所提高。其中,有64.8%的少年儿童表示“同学中有很多人喜欢我”,91%表示经常有朋友与自己一起玩,五年前这两项数据分别为60.5%和85.3%。

  网络已经成为少年儿童与朋友交流、联系的普遍平台,是他们人际关系建构的重要途径。2010年,经常上网的少年儿童为20.4%,偶尔上网的为51.1%,合计达到71.5%。经常和有时在网上“跟同学朋友等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到全体少年儿童的50.9%,经常和有时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少年儿童占全体少年儿童的7.7%。

  2010年调查显示,10.6%的初中生与同学朋友在一起经常讨论异性同学,是小学低年级(2.5%)和小学高年级(2.7%)时的4倍。可以看出,进入初中后,少年对异性的兴趣迅速提升。今天中学生对恋爱的态度更为开放。2010年的调查数据表明,认为恋爱是“个人自由”的初中生比例为43.2%,认为“绝对不可以”恋爱的占56.8%。数据还显示,10.4%的初中生谈过恋爱,城市初中生(11.9%)略多于农村初中生(9.0%),男生(13.2%)多于女生(8.0%)。异性交往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个人才能逐步了解和熟悉异性,学会与异性相处,从而在处理人际交往时能自然、从容,完成个体的社会化。但青少年早期过于频繁的约会和恋爱关系,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有负面的影响。

  顺应社会的急剧变迁,应加快创建学习型家庭,不断强化、更新父母的教育观念。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主动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情感关系。父母和教师要加强对少年儿童网络交往和异性交往的指导,引导少年儿童在网络交往中遵守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则和道德规范,并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少年儿童科学使用网络;应认识到少年儿童异性交往的积极意义,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鼓励和支持少年儿童多参加男女生都有的集体活动,同时避免过早陷入恋爱关系中。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