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基层干部要养成三个“习惯”
导读:
基层干部是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神经末梢,更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养成既能主动“上门”,又能“代笔”、“带笔”,还能“摆龙门阵”的习惯。 习惯...
基层干部是国家治理体系当中的神经末梢,更是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应该养成既能主动“上门”,又能“代笔”、“带笔”,还能“摆龙门阵”的习惯。
习惯“上门”。在农村,大量的年轻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都是老弱妇孺。老人年迈腿脚不便,妇女要照顾老人和料理家务事,很少有时间到政府办理事务或者诉求,对于党的政策往往知之甚少,许多老百姓的真实情况需要干部经常下乡走访,进村入户,与群众交心谈心才能了解。在摆摊中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质量,在嘘寒问暖中才能真正掌握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只是一味的坐在办公室,不下乡,不走访,不主动上门,这其实是撸起袖子不干活、扑下身子搞摆拍,惑得了一时、唬不了一世,藏不住真差距、也替不了真作为。
习惯“代笔”、“带笔”。兜里随时揣一支笔,遇见“疑难杂症”、民生疾苦、群众诉求记下来。遇见好的经验办法、好人好事、春欧民风记下来。学会“带笔”。现在农村留下来的老年人有一部分目不识丁,甚至有些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的人,如果他们有所请求,请不要有太多顾虑,帮助他们书写,甘于“代笔”,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代笔”虽是一件小事,但是“群众小事”处理不好,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而且影响我们党的凝聚力和领导力。
习惯“摆龙门阵”。要做好群众工作,要有真心、诚心和耐心,一定要多进农家院坝,多入乡间田野,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与他们同坐一条板凳,才能缩小心与心之间距离,才能听到真心话。党员干部同群众摆“龙门阵”不是“时装秀”,而是要真正通过“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我党自成立之初到现在,涌现出来的无数典型、无数榜样,都是从群众中来又到群众中去,通过经常摆谈来听取群众声音进而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走进“后院”和“角落”进行摆谈,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真实情况,从而为解决好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