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要不要强迫自己和周围的人交流
导读:
我是一名大专生。我感觉周围的同学几乎都不考虑将来的事情,很多人都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行。而我来自农村,感觉身上有太多的压力与责任,所以要考虑很多的东西,很多想法自然与他们不同...
我是一名大专生。我感觉周围的同学几乎都不考虑将来的事情,很多人都只要能拿到毕业证就行。而我来自农村,感觉身上有太多的压力与责任,所以要考虑很多的东西,很多想法自然与他们不同。所以我平时与同学们没什么交流,我们之间就像互不相干的两个世界,很少发生什么联系。
我想问一下,我这样做对吗?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好,是不是就要与所有的人去交流——即使是强迫自己,强作欢颜?由于以上种种,我觉得自己在这里没有一个朋友,感觉很孤独,很压抑,很无助,很无奈。我该怎么办?
你好!从你的来信中,我看到了你的上进和好强,更感动于你为自己的未来奋力拼搏的劲头和努力。同时,我也能体会你在自己所处环境中感到迷茫和孤独的感觉,你真的很不容易。
小斌,说到人际关系,我注意到你用了“强迫自己”、“强作欢颜”这样的字眼来描述自己所面对的情况,可以想象你多么不愿意跟那些让自己感觉“互不相干”的人去交流。其实,你心里一定很明白,人际关系好当然不是“强迫自己要与所有的人交流”,我能理解你对这种所谓“好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和无助的心情。
我们往往对人际关系有一种“误解”,认为那些个性开朗、有很多泛泛之交的人,比那些腼腆内向、只有少数知心朋友的人人际关系要好。实际上,人际关系的“好”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这个“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感受,是可以很独特、很个性化的。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固然不错,但对大多数人保持君子之交,拥有少数几个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是件很不错的事。关键在于,这个“好”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自己的、让自己觉得舒服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追求那种表面上欣欣向荣,实际上另有苦衷的“虚假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好不好,我们只能“从心所欲”,冷暖自知。
说到这儿,你一定已经明白,拥有让自己感到舒服和满意的人际关系是你自己的一种选择,就像挑鞋一样,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你一定想问,怎样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呢?这个要从我们自身说起。
你在来信中提到,在大专里,你因为来自农村,觉得自己承担着更多的压力和责任,因此认为自己跟周围的人都不一样。看到这些,我想起了一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这是一句褒奖的话,但其中也包含了无数的辛酸和无奈。如果你可以以此自勉,坦然面对,就不会因此排斥别人的“不一样”。而且如果你能化压力为动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家庭出身就转化为你最大的财富和资源。但如果因此封闭、隔离自己的内心,不愿意对周围的人开放,总担心自己认为的那些“不一样”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那来自农村的现实就成了你拥有让自己满意的人际关系中最大的绊脚石。
我们的出身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但只要你不给自己消极暗示,告诉自己“我无法逾越”,你就可以很轻松地绕过去,而不是花精力跟它较劲,非要把它搬走。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就会让事情变得简单而又轻松,也会让自己拥有绝对的主动权。没有了这种顾虑,就卸掉了心理上千斤的负荷,你就可以摆脱压抑,跟周围人一样轻松快乐地生活,更重要的是,你比周围人多了一份执著和努力,让你的生活更加充实且充满希望。
相信你一定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用一颗充满力量的、开放的心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好的”人际关系模式,让自己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开心惬意;也相信你在保持自己独特性的同时,能够一如既往地为自己的目标和未来开心地奋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