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竞赛规程】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的通知
导读: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推动无人机运动进校园,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培育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发【2020】1号),推动无人机运动进校园,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培育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于近日发布《2021年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规程》及相关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以“体教融合”发展战略为指引,以无人机创新项目为载体,鼓励青少年通过研究学习、创意设计、动手制作和体育竞技等方式,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强健体魄,提高青少年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及动手动脑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爱航空、爱运动的情怀,树立“航空强国、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
本次教育竞赛活动充分贯彻“体教融合”理念,突出创新意识,对参赛选手的航空科普知识、飞行器设计制作能力、无人机编程、操控技巧进行全面考评,设立下列六类竞赛项目:
参赛团队合理地利用规则,进行战术策划、执行和无人机对抗,考验参赛选手对无人机的操控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是跨学科、跨行业的融合创新竞赛项目,考验参赛选手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各类常见的军事、生产和生活相关主题任务。
参赛选手通过编程,控制无人机自主飞行完成任务,考验青少年对程序基本结构和控制方法的掌握,锻炼青少年的专注力和编程思维。
在飞行器设计制图、动手制作、调试飞行的活动过程中,考验参赛选手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
(一)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组织组委会(简称“组委会”),下设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活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和全国总决赛工作。
设小学组和中学组。详细分组规定请见竞赛规则(另行发布)。参赛选手须为在校学生(含当年毕业生),组别按学年度划分。
竞赛活动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由基层活动组织单位的辅导员统一或指导本队参赛选手在航管中心官方平台报名。
1.2021年3月至7月举办各地活动和选拔赛。选拔赛由当地的活动组织单位组织实施。选拔赛规则可参照全国总决赛规则执行。
2. 当地选拔赛结束后10日内,将本地参与学校、青少年数量、组织活动次数等开展活动的相关资料汇总报组委会办公室。
2. 全国总决赛参赛选手的名额分配根据组委会的以下工作业绩确定:培训无人机科技体育辅导员人数、开展活动学校数、参加活动单位决赛(选拔赛)人数、参与普及活动学生人数等。
3. 全国总决赛报名采用网络报名方式。每名选手除航空科普知识竞赛以外,限报2个竞赛项目(具体报名办法详见补充通知)。
竞赛用无人机、电池等器材,必须符合比赛规则规定的各项目技术要求。为保证飞行器的空中飞行安全,赛前组委会将组织专家组将对参赛器材进行审核,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竞赛组别的参赛队不足3个、团体项目参赛单位不足4个、个人项目不足6人时,按项目和组别合并参赛;合并后仍不足则列为表演展示项目。竞赛项目分预赛和决赛的,参赛队(人)数少于9队(人)时,不进行预赛,直接进入决赛。
(二)根据竞赛成绩,按各项目中组别参赛人数(团体项目按参赛组数)的20%颁发一等奖证书、20%颁发二等奖证书、25%颁发三等奖证书;各项目各组别前三名颁发奖牌。各地选拔赛的奖励办法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相关信息请登录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网站浏览。
本次教育竞赛活动是贯彻落实国家“体教融合”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各地体育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负责人员,制定工作计划并细化工作措施。要以无人机创新教育竞赛为切入点,联合“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和“放飞梦想”全国青少年纸飞机通讯赛等传统品牌赛事活动,积极探索科技体育“体教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要积极会同当地教育、科技等部门,将竞赛活动纳入2021年地区赛事计划中,并按照要求做好宣传、培训、竞赛等组织工作。
各单位要结合本次教育竞赛活动,指导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科技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积极开展无人机特色体育活动,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成立无人机科技体育俱乐部,为青少年学生开展无人机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科技馆、少年宫、校外活动中心等场所,要广泛开展无人机项目培训和竞赛活动,推动无人机体育项目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将适时制定相关体育传统特色校创建标准,并为达标的学校授牌。
辅导员、教练员是无人机活动开展的基础。各地要高度重视无人机辅导员、教练员队伍的培训与使用,本着就近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师资培训。要切实帮助无人机辅导员、教练员解决在活动期间遇到的时间、待遇和经费问题,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各地要积极通过互联网形式组织师资培训、赛事、活动,为青少年了解、学习无人机知识和项目技能创作形式丰富的网络课程、微视频资源。鼓励将优秀、有创意的竞赛活动视频以学生个人或组织单位的名义发布到网络平台进行推广和展示。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竞赛规程和有关要求,精心策划并做好各级宣传、培训、选拔等组织工作,确保本次教育竞赛活动安全、有序开展。
活动结束后,及时将本地区活动的开展情况和相关数据以总结报告的形式上报至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航空运动协会。
每周二-周六(法定节假日除外,有特殊情况另通知)9:00-11:00,14:00-16:00,每小时限定最大参观人数20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