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习惯了”是这群“珠峰卫士”的坚守和奉献

原标题:“习惯了”是这群“珠峰卫士”的坚守和奉献

导读:

  3摄氏度的珠峰公路,扼守着通往珠穆玛朗峰的必经之道,主要负责珠穆朗玛峰核心景区的边境、社会面管理  今年1月18日,四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学生被分配至所里实习,从繁华热闹的...

  3摄氏度的珠峰公路,扼守着通往珠穆玛朗峰的必经之道,主要负责珠穆朗玛峰核心景区的边境、社会面管理

  今年1月18日,四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学生被分配至所里实习,从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到举目皆山的边境一线,新鲜感如昙花一现,更多的是一幕幕场景正在刷新他们的认识。

  “山连山拐接拐,人在车里左右摆。”从日喀则市区到派出所100公里的崎岖山路,足足走了3个小时,仅切村到卧龙村,30公里的距离就有108个急转弯,实习民警高楠回忆道:“晚上躺在床上休息,都感觉床好像还在摇晃。”接踵而来的高原反应,让这四名实习民警感受到了高原的确是“不好惹”,说话说快了、走路走快了都得喘上好几口气。

  1月24日,所里组织前往珠峰大本营巡逻。车子行驶在碎石搓板路上,民警紧紧握着把手,仍被腾空,头盔不时撞击着车顶,发出“嘭”“嘭”的脆响。

  室外温度零下20多度,下车后,怒吼嘶嚎的寒风迎面而来夹带着雪,直直地灌到嘴巴里,面部速冻变得僵硬,连说话都结结巴巴,鼻涕眼泪刷刷直流。

  来自福建的实习民警周琪说:“沿海的台风,可以到屋里躲避。但这里的寒风,只能硬顶着,裸露在外的部位早就冻得没有知觉。”

  日复一日的巡逻执勤检查,生活中见不到外卖、快递、购物的时尚影子。“我以前不懂在西藏躺着就是奉献,现在懂了。我很敬佩能在所里坚守奉献了十多年的老前辈。”实习民警冉江峰说。

  这里不仅有雪山戈壁、孤独寂寞,还有一群脊梁高挺、肩膀厚实的移民管理警察,像一个个刚硬坚毅的石头,任凭风吹雨打,屹立不倒。

  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每年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但总有游客不按规定旅行,私自前往未开放的区域,危机四伏。

  2020年10月1日15时,所里接警称一名游客走失,无法取得联系,珠峰大本营执勤点的黎泽江等4名民警立即开展搜救。17时10分,第一轮搜救无果,随即又再次增援警力,向绒布冰川珠峰核心区域纵深推进。

  5800米以上的海拔就是人类长期生存的极限,而他们脚下的平均海拔就是5800米,每走一步,民警们脚下像是有千钧重量,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脸冻得通红,眉毛挂上了层层冰霜。所长格桑回忆到:“进入冰川,一片洁白,搜救好似大海捞针,仅凭直觉盲找,民警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暗藏的冰窟窿。” 7个多小时努力后,走失游客被找到。

  不料返回途中,民警李诚体力透支、长时间缺氧,出现了心绞痛,一度产生了放弃的想法,“你们先走吧,不用管我”“坐下休息了,就起不来了”,就这样,大家连背带扶,他走出了绝境。

  小到丢失手机,大到游客走失,每一次救援,民警们必须全力以赴。所里创新成立了牦牛救援队,利用牦牛耐寒体力强的特性,背运物资伤者。仅2020年,所里救助游客100余人次。

  每年3月份至11月份,民警都会在珠峰大本营执勤点,旺季的时候,白天忙得连轴转,顾不上喝一口水,“高原红”愈发深色,嘴唇愈发干裂。

  珠峰大本营执勤点警力轮换,格桑打趣地说道:“每次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轮换到海拔4500米的驻地,就像是调休一样。”

  2月3日,坐巡逻车上返回的实习民警牛琪发现,他们车后的3名老百姓骑着摩托车,在向他们挥手敬礼,惊讶万分,“他们为什么会这样?”

  直到他跟着副所长闻飞去看望孤寡老人巴桑卓玛,进入家门,就像是回家一样,忙前忙后,收拾屋子。走时,还不忘叮嘱老人尽快吃完送来的米面,老人紧紧拉住闻飞的双手。这一刻,牛琪明白了。

  副所长闻飞自2013年开始,就自掏腰包帮扶驻地的困难群众,常年走访,驻地50多户群众,他户户都能对上号、人人都能叫上名。

  “驻地群众与我们朝夕相处,就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过得好。”这是所里民警的共识。在民警们的帮助下,曾经的贫困户洛桑成功开起了小卖部、巴桑次仁被招录为联防队员,农忙时节民警组团去帮忙收割……

  民警郑劲松讲道:“群众对我们是百分百信赖,家里有困难,第一个就会想到找我们。遇到小病,基本上都会来所里拿药品。”

  走在村巷子里,小孩儿见了民警格外亲切,主动上来搭话。原来派出所每年都会自发地筹集资金,给这些儿童买图书、文具、衣物,力所能及地呵护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新年将至,仍有16名民警坚守在岗,其中连续7年、5年没能回家团圆的民警有好几人,用坚守、奉献守护一方净土、保护一方平安。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