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党旗引领筑牢基层防控铜墙铁壁

原标题:党旗引领筑牢基层防控铜墙铁壁

导读:

  3月16日,玄武门街道天山路社区的党员在防控卡口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玄武湖畔、紫金山巅,市民举起手机自拍时的笑颜背后,是应对危难时节的从...

  3月16日,玄武门街道天山路社区的党员在防控卡口为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 南报融媒体记者 杜文双摄

  玄武湖畔、紫金山巅,市民举起手机自拍时的笑颜背后,是应对危难时节的从容顽强,是共筑美好生活的齐力同心。

  5月6日晚7点,鼓楼区中央门街道汇林绿洲社区,区级机关党员穿着红马甲,在小区门岗值勤,社区书记刘玉竹掰着手指一算,这已是他们坚守卡点的第92天。

  4月28日下午,雨花台区板桥街道殷富社区的“红殷骑手”张帅旗,又来到82岁的汤秀兰老人家,送去酒精、口罩、蔬菜等物品,快递小哥变身志愿者,这项服务他已坚持了3个多月。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锤炼着南京这座特大城市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考验着千万南京人的精气神和公益心。

  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组织、1.2万个网格的3万多名网格员、30万抗疫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汇集起守牢基层防线的三股“硬核”力量,以坚强有力、脚踏实地、担当奉献的“铁脚板”精神,筑起一张严密防控网,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疫情期间,市发改委党组建立了3支防控突击队,到秦淮龙王庙、建邺CBD、雨花仁恒翠竹园3个社区协助防控工作。机关党委王麟是突击队队长,他与50名党员一道,帮助社区张贴防疫通告、测量人员体温、登记备案外地返回人员。王麟说:“党员冲在前,下沉社区战疫情,拧成一股绳就是强大合力。”

  “临时党支部补充招募4名党员志愿者,无论党组织关系是否在社区都欢迎!”2月2日晚9点42分,鼓楼区宝塔桥街道幕府西路社区书记常素萍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一条信息。半小时后,常素萍公布了曹圣中、包鑫伟、刘芳芳、周坤玉4人名单。社区一名楼宇业主点评道:“为关键时刻党员冲在前面点赞!”

  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个社区临时党总支以及大批有物管小区党支部、楼宇党支部等,还火线个无物管小区临时党支部。千余“火线个区级部门、单位的大批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服从社区安排。截至目前,“火线党支部”依然奋战在小区卡点上。

  疫情防控急需防护物资,口罩、消毒水、药品等紧缺。雨花台区社会组织党委第一时间组建社会组织战疫联盟,集结42家单位,先后筹集各类捐赠物资近15万元。“汪姐工作室”负责人汪长秀已60多岁,她组织了20余名党员成立“汪姐小喇叭宣传队”,在新林芳庭、金域华府等小区巡逻宣传。雨花台区的78个社会组织党组织冲在一线,实战中锻造了队伍、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党性。

  雨花台区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局负责人带领全体党员,下沉雨花、板桥街道,并动员辖区106名退役党员军人充实一线。、副局长汪晨志风雨无阻坚守板桥一线,突发胆囊炎仍不间断工作。30名新尚未结束转岗培训,就赶赴防控一线“挑大梁”。

  溧水区秦淮社区杜少蓓是一位“准妈妈”,疫情防控期间,她给尚未出生的孩子写下了一封封感人的“信”。她在日记里写道:“宝宝,感谢你陪妈妈一直坚守战疫一线,这也是妈妈能给你最好的胎教。”

  “村口有红袖章、社区有小红帽、道口有执勤员。”在疫情面前,六合区横梁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下的村民理事会作用,组织街道2070名党员、2272名村民理事会成员开展群防群控,在一些村组,甚至家家户户出人,织起“全民防御网”。

  奉献力量、奉献爱心、奉献真情,面对疫情,我市广大党员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号召,踊跃捐款。截至3月28日,全市约48万名党员自愿捐款总额已近7900万元,目前,捐款还在继续中。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我市万余党组织和临时党委、党支部,数万名党员在战疫期间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54岁的朱琳是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太平村社区,将于今年10月退休。疫情来袭时,因患病正在休养的朱琳第一时间返回岗位,她说:“社区带头人此时怎能休息?”

  太平村社区有12个老旧小区、2个“城中村”,2万余人口,人员流动性大,疫情防控难度大。为守牢网格,无论前一天夜里忙到几点,每天早晨7点多,朱琳都会准时到各防疫点巡查。社区15个防疫卡点就是15个网格,她每天都要走一遍,双脚走成了名副其实的“铁脚板”。

  抗疫期间,这样的事例,在全市101个街(镇)的1240多个社区里比比皆是。以仙林街道为例,10个一级网格、156个二级网格、1786个三级网格密织一张网,专兼职网格员们挺身而出,冲在了第一线。

  大年初一,湖南路街道下发紧急通知,所有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1月26日起全部返岗,到包片联系点参加排查。南秀村社区甘玲介绍,社区有2250户居民、5000多名南大集体户师生,社区以网格为单位,先后进行了5轮排查。

  鼓楼区严格规范577个无物管小区卡口、393个物管小区出入口工作流程,细化网格精准防控。随着复工人员陆续抵宁、境外来宁人员不断增多,该区各卡口先后登记54586人,其中来自省内的14785人、外省市18571人。

  在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油坊社区,社区姚大龙、主任蒋成财联系物业、发动网格员,除了加强人员防控,还一次次对所有小区重点区域进行消毒。西善桥街道的115个综合网格、16个专属网格守好各自“责任田”,多轮摸排下来,查清出租房共1.81万户、30470人,其中已返宁26039人,重点地区回宁981户1882人,累计居家观察者384人。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在“防”。1.2万个网格、3万余名专兼职网格员我市运用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优势,不放过任何一个风险点,做到了快速反应、全网覆盖、落细落实,真正使社区和社会面“干净”起来。

  仙林街道羊山湖社区万山庭院小区有一位特殊的“50后”,年近70的他主动报名坚守最前线丁毅,街道“万家欢”志愿队队员。

  春节伊始,丁毅得知小区成立志愿者突击队后,赶紧打电话报名,社区考虑到他近期不住仙林,婉拒了申请。但丁毅第二天便来到万山庭院小区卡点,说啥也不走,成为一名执拗的“编外”志愿者。暂住马群的他,为了不耽误每天早上8点的执勤,早早就往仙林赶。他说:“我是仙林万名黄马甲志愿者中的一员,这样的时刻,我不能缺位。”

  高淳区砖墙镇永成村沈家自然村入村口处,人们经常能看到戴着口罩、身穿红色志愿者马甲的沈大伟正在对入村者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对非本村人员及车辆及时劝返。从事螃蟹养殖的他,先后获评过“中国好人”和“江苏好人”“南京好市民”。疫情期间看到村里党员干部不停忙碌,他坐不住了,主动向村委会提出要上岗,“我是好人,要带头!”

  下关街道新民门社区建宁新村小区,45岁的志愿者陈娟坚守小区检测点,她说:“我想让孩子也到社区帮忙,回家一说,儿子立即响应。”就这样,17岁的儿子也“上岗”了,“母子志愿者”共同抗疫的故事在小区传颂开来。江东街道长阳花园社区也有一对“志愿服务母女兵”,高一学生王文凯和母亲社区第四支部支书王岩琳联手出击,挨家挨户排查登记。据统计,疫情期间,鼓楼区有近万名志愿者参与了一线防控。

  奋战在一线的志愿者队伍中,还有社会组织成员的身影。把文件夹制成“面罩”、“征用”孩子的水枪护目镜,南京蓝天救援队自筹物资设备,7天内为秦淮区11个社区完成了“地毯式”消杀。喷雾器装满消毒液后有40多斤重,一个小区消杀下来,队员们衣服也湿透了。队长陶石磊说:“社会组织有专业技能,必须成为防疫中坚力量。”

  3月7日中午,在南京南站的卡口,一群青年志愿者收到了50盆盛开的郁金香,这是南京市民对他们的感谢。来自南京民安减灾应急促进中心的他们,每天有30名队员在岗坚守,负责客流引导、测量体温等工作。从除夕前疫情防控伊始,这个民间应急救援队就始终奋战在南站。负责人徐刚介绍,截至4月30日,志愿者值守南站已超过1500小时,救援队有1000多名队员,此次全部参与到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当中。

  3月5日,在第57个“学雷锋日”和第21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到来之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指出,我市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积极投身防控一线,不辞辛劳、真诚奉献,充分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南京30万志愿者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志愿赞歌。

  病毒面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守护健康,每个人都是力量。这些冲在抗疫一线的党员、网格员、志愿者,以不舍昼夜的努力、不计得失的奉献,护卫着这座城市的安全以及每个南京人的健康。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南京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效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汇集人民群众的无限力量,构筑了以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组织为核心,以基层党员为先锋、以网格员为基本、志愿者为补充的基层疫情防控铜墙铁壁,为取得抗疫斗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习曾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南京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已经形成1.2万个网格、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组织以及各种形式的志愿者组织。这些网格、基层党组织以及志愿者,为疫情期间广大基层党员及人民群众参与疫情防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制。疫情防控中,南京把防控力量向社区下沉,市领导挂钩下沉到板块、区领导挂钩下沉到社区、街镇领导挂钩下沉到网格。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和临时党组织,组成“党员突击队”,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紧紧依靠3万多名网格员、30万战“疫”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汇集起守牢基层防线的三股“硬核力量”,以坚强有力、脚踏实地、担当奉献的“铁脚板”精神,筑起一张严密防控网,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健康。

  可以说,正是在党旗引领下,南京依靠网格员、基层党员以及广大的群众志愿者,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构筑起了南京疫情防控牢不可破的基层防线。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