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注数字经济新业态 商业化众包翻译: 将语言能力灵活变现
导读:
众包,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众包翻译,是指众包在翻译行业中的应用,是将最初由职业...
众包,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众包翻译,是指众包在翻译行业中的应用,是将最初由职业译员完成的翻译任务以自由自愿的方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译员的过程。
近两年,互联网上涌现出不少众包翻译网站,让原本大部分仅停留于志愿翻译的项目发展出了商业化的应用。
参与众包翻译的译员,利用所具备的语言技能,通过网络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翻译工作中,将自己的译文分享给更多读者,获取一定报酬。
众包,对于台州市民来说,接触最多的可能还是在快递、外卖等行业的应用。但其实在专业翻译公司数量不多,活跃专业译员也相对较少的台州,众包翻译项目已成为本地语言爱好者和语言专业的学生创收、训练的一种方式。
“很多翻译公司招聘线上译员,门槛就要求通过专业八级、CATTI等测试,这对我们非专业出身的爱好者来说,难度较高。但通过网站众包任务的方式,只要我们能够通过平台的测试,就能得到一些难度较低的翻译工作。”陈怡说,虽然收入远低于翻译市场上专业译员的报价,但在自由度、灵活性上很占优势,作为一名语言爱好者,众包翻译给了他们一个利用语言技能创收的机会。
“这是一个语料库项目,主要是翻译词组、长短句,总体难度不大。我们组成一个小组,领取了各自的任务,在一周内利用课余时间翻译了56525个词,还有两位同学获得了‘优秀翻译项目质量奖’,是一个很不错的经历。”小组组长李雪巧介绍,几位同学都是高年级同学,通过众包这种形式,大家参与到同一个项目,把翻译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积极运用到实践,对能力提升很有帮助。
尚理沪江翻译工作室的资深译员曾在知乎专栏上表示,译员水平和风格的差异性问题在众包翻译中比较突出。一些项目由于众多译员参与,质量也会有较大区别。另外,由于网站发包时以句子为单位,译员在前后文了解有限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出现误译或错译。
而且众包翻译网站上往往“僧多粥少”,翻译任务一经发布,经常在很短时间内就被抢空。有些译员往往为了速度而忽视质量,还有的译员恶意对他人译文改进、评估,也因为项目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但众包翻译的商业化,无疑会给翻译行业带来巨大的改变。如果能在质量、控制和激励几个方面改进,比如吸纳职业译员,提高译员能力,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众包翻译平台建设,探索更加有效的众包翻译流程,通过增强奖惩机制与增加项目提高译员工作的积极性等,众包在翻译行业的运用能为项目方和译员带来更大的收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