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什么是家庭教育?
导读:
过去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目前,...
过去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广义上这样定义家庭教育,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其范围如下:(一)亲职教育(二)子职教育(三)两性教育(四)婚姻教育(五)伦理教育(六)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七)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四个学会”来组织的,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
在我国比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义是三道教育,由赵雨林学者于2008年提出,即为生之道,为人之道,为学之道。简称为“3M”。即:
“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等三大方面组成;
“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
“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学习品质(学)、综合素养(素)、自主专长(特)等三大方面组成。
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与父母平等的争辩,不仅是互爱的一促体现,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明辨是非,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角度上看待。
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物质,也有精神、情感的需要。家长忽略孩子的精神、情感需求,孩子和家长就没话说。长期下去,儿女和家长相处会变得越来越尴尬。
很多家长把孩子管得很严,却往往吃力不讨好,甚至引起悲剧。应相信孩子的能力,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许多家长有个坏习惯,不懂得鼓励,在孩子取得成绩的时候,可能是随意的一两句话带过了。在家庭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孩子。
我不认为让孩子吃苦就叫很有远见。所谓的吃苦,无法就是这三种: 精神上的吃苦、物质上的吃苦,和身体上的吃苦。
我认为良好的教育,是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知识教育,技术教育。把一个孩子教育好,那才叫好的父母。
而不是说,无端的让孩子吃一些莫名其妙的苦,让孩子深感折磨,那就叫好的教育。事实上让孩子吃苦,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
比如,很多父母在零花钱上面,生怕自己的孩子会胡乱开销,所以十分克扣。我认为,问题不在克扣钱上面,而在教育上面。假如,你告诉孩子,要养成一种节俭的习惯,那么你就是不克扣零花钱,他也会自觉的节俭。如果你没有教育好,你就是再克扣,他也会想方设法去找钱,来填补那个心里没有满足到的空缺,比如去偷,去抢,去骗,只要怎么来钱,他就怎么弄。
还有,让孩子去吃过多的苦,对孩子的身心并不能良好的发展。就拿贫穷人家的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孩子来说吧!穷人家的孩子吃的苦肯定比有钱人家的孩子吃的苦多得多,可结果呢?往往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更自信,更优秀。
老话总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我想问一问走进来阅读的各位,你们苦不苦,可你们成为人上人了吗?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你给孩子传递的价值观,是一种传承,更是家长对待教育孩子问题的一种态度。您有什么家庭教方面的困惑可以留言咨询我。
展开全部家庭教育就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生活方式、情感交流等方式,对子女施以一定的教育影响,继而家庭成员被彼此相互影响的一种社会活动。
家庭教育是社会肌体的一个细胞,孩子降生以后,第一个学校便是家庭,作为这个学校的第一任教师,便是他的父母。——托尔斯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