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牛妈”打造“亲子英文”
导读:
林克妈妈,英语教育与研究者,英语专业硕士,从事高中、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20余年,外研社《汉英词典》第三版编委。 2007年,由于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林克英语成绩不及格,...
林克妈妈,英语教育与研究者,英语专业硕士,从事高中、大学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20余年,外研社《汉英词典》第三版编委。
2007年,由于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林克英语成绩不及格,并出现了自卑、焦虑、厌学等心理问题。林克妈妈爱女心切,痛下决心带着女儿学英语。鉴于现行有效教学方法和实用英语教材缺失,林克妈妈自己请外教,亲自为外教备课,并自己为女儿编写教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林克妈妈自编英语教材、独创少儿英语学习法的举动在网上引起数万家长的共鸣和认同,林克妈妈也被网友称为“史上最牛妈妈”。继《英文三字经》之后,林克妈妈又出新作《我陪女儿学英语》。
本书是林克妈妈多年陪伴和辅导女儿学英语的心得记录和方法总结。此外,本书还记录了林克妈妈曾经陪着女儿上各种英语课外班的真实经历,并且不惧压力首次公开披露少儿英语教育市场的弊端。
记者:据了解,本书记录了您陪女儿上英语课外班的经历,披露了少儿英语教育市场的弊端。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林克妈妈:嗯,比如我总结的不该走的路:重单词语法、轻听说能力,我的经验核心是听说能力领先。不该学的东西是死记硬背记住的单词和语法。我的绝招是让孩子在实用句子中记住单词、听会语法。不该丢的是兴趣,我认为激发孩子的兴趣比较重要。为此,我想尽各种办法,把英语融进女儿最爱玩的游戏、最爱猜的脑筋急转弯以及校园里最流行的表达里。将亲子活动和英语教育结合在一起。
林克妈妈:“虎妈”的论战很有意思,这个话题在中国的持续升温更加值得我们重视。以前我们的教育是以父母为中心,认为“慈母多败儿”“棍棒底下出英才”。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些人才,但也导致中国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创新能力不足。而美国等西方国家推崇“放养”孩子,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使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但基础教育效率却很低。这就像围城心理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我们平时教育孩子是要适当宽松,但不能放纵孩子,如果当时放弃林克的英语学习,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林克了。
林克妈妈:和所有妈妈一样,我对女儿最大的愿望,也是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她幸福。为了女儿能幸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必需品,上名校、出人头地等等,都不是幸福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奢侈品。要获得这些奢侈品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有时就是牺牲幸福生活的必需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