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当初试卷上写“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的张玉琴后来怎么样了

原标题:当初试卷上写“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语”的张玉琴后来怎么样了

导读:

  英语,一直是争议极大的一门学科。把英语踢出高考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甚至连人大代表李光宇也曾提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  在70年代初期,同样有人对英语抱有极大的抵触心理,甚至在考...

  英语,一直是争议极大的一门学科。把英语踢出高考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甚至连人大代表李光宇也曾提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

  在70年代初期,同样有人对英语抱有极大的抵触心理,甚至在考试试卷上公开写下一段影响极大的打油诗。

  1973年7月10日,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初中二年级的15岁学生张玉勤因不喜欢学习英语,在期末考试英语考卷的背面写了一首打油诗:“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也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

  张玉琴写完后,也觉得不妥,于是将卷子揉成一团,并没有交给老师。后来由其他同学将卷子展平后交给了老师。

  而这张卷子,又被英语老师粟育恕拿给张玉琴的班主任杨天成看,以至于当天晚上,杨天成在开教师会的时候说了此事。

  第二天在早操后,校长罗长奇在会上批评了张玉勤,要求各班对此事讨论批判。当天中午班主任杨天成吃完午饭后回到教室,有学生告诉他张玉琴请假回家了。

  杨天成当时就觉得不对,于是让两个学生去她家看看,结果发现张玉琴并没有回家。而当时班级里一位和张玉琴比较要好的学生陈书洁告诉杨天成,张玉琴前一段时间有自杀的念头。

  班主任杨天成急忙向罗校长汇报,而罗校长也觉得事情很严重,于是让所有的学生都停课去找张玉琴。但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也没有找到她。

  7月14日,在当地虎山水库里发现了张玉勤的尸体,学校也得知了她自杀身亡的消息。随后南阳文教局和唐河县文教局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调查此事。

  12月15日,唐河县委对“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做出处理,撤销该校党支部委员、革委会副主任罗长奇的职务,开除班主任杨天成公职,留用察看两年。

  1974年1月31日,在那个特殊时期,中共中央下发了“现场调查报告”的文件,要求河南省委认真复核,严肃处理此事。

  河南省委接到后,派30名干部在马振扶公社中学举办大型学习班,追认张玉勤为“革命小将”、“优秀共青团员”,还给她立了碑,碑文是“胸怀朝阳战恶浪,敢把青春献给党”。

  1974年2月,有关部门又做出逮捕法办马振扶公社中学校长罗长奇、班主任杨天成的决定,均判处有期徒刑2年。

  一直到1977年11月,河南省委才对南阳地委和省教育局重新处理该事件作出批示,指出这是一个冤案。决定撤销对罗天奇、杨天成的刑事处分,恢复他们的职务和原工资待遇。

  张铁生并没有交白卷。相反,他是一个对知识极其尊重,渴望上大学的年轻人。他语文还不错,数学也及格了。只是物理和化学考试,由于考试通知得晚,没有时间复习,才考了极低的分数,但并未交白卷。

  而张玉琴则是不太想学习,自然也不太努力。在全班60,70个学生中,她排后几名。她写那几句话的原因还是因为不会,当时她英语仅考了6分。

  当然,她的自杀肯定和被批评有关,但这最多也是一起民事案件,绝对不可能构成刑事案件。而当时在南阳被此事件连累的教师多达7000多人。

  现在,英语的地位在各学科中显得极高。在高考中的权重和语文,数学一致。这个权重是否合理?是否偏高?相关的争论一天都没有停歇过。大概率还会继续争论下去。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