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00学生每个人性格他都知道(图)
导读:
本报讯(记者 刘丹 通讯员 马建平)“昔日红小鬼,如今执教鞭,音乐育人才,学子数千人。”昨日,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齐聚武汉,为他们共同的音乐老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退休...
本报讯(记者 刘丹 通讯员 马建平)“昔日红小鬼,如今执教鞭,音乐育人才,学子数千人。”昨日,数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们齐聚武汉,为他们共同的音乐老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退休教师胡杰先生举办九十岁寿辰。这位孩童时代曾参加周恩来、郭沫若、田汉领导下的“孩子剧团”、向40多万人宣传过抗日救亡的老人,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学生中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庆生等名人大家。
昨日上午,一群学生簇拥着的胡杰,一身红衣,精神矍铄。从教60多年,他的学生中好多人都已经步入古稀之年,但每当有学生进来,他就走上前去一一打招呼,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叫出名字。
胡杰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教师世家。“父亲开办了一所专门扶助贫困孩子的半工半读学校,学校里有音乐艺术课。我跟孩子们一起学习,吹拉弹唱样样出众。”多年后胡老回忆,正是因为小时候的基础,他才有了后来参加“孩子剧团”的经历。
1938年抗战时期,胡杰加入到周恩来、郭沫若、田汉领导下的政治部第三厅“孩子剧团”,这是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少年儿童戏剧团体,团员们从8岁到18岁都有。
抗战开始时,60个孩子从上海出发,以戏剧等形式,在湖北、湖南等七个省市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胡杰自己说,大约有45万人看过他们的演出和街头宣传,“也算为伟大的抗日战争尽了一份微薄的力量。”
为了纪念当年胡杰和其他为民族存亡而呐喊的孩子们,1988年,武汉市江岸区在市儿童公园竖立起了一座群雕,后来迁至长春街小学。
因为有这段难忘的经历,直到今天,胡老先生依然活跃在“关心下一代”的一线年开始,他和另外几位在武汉工作的“孩子剧团”的老同志,进入永清街关工委工作。二十多年来,他们联系辖区中小学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开展各种宣传教育。
抗战胜利后,孩子剧团解散,胡杰回到父亲的学校担任艺术课教师。1950年,他考入湖南艺(音)专,次年学院合并来到武汉进入湖北教育学院艺术系,毕业分配到湖北省实验师范(武汉二师前身)任音乐教师。
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王庆生是湖北省教育学院附属师范第一届毕业生,“那时候文艺活动非常活跃,胡老师给我们上音乐课。” 1951年,学校搬到汉川办学,当时生活条件很差,大部分学生得了疟疾。胡杰跟班主任常来看生病的同学,这件事让王庆生铭记至今。“后来我从事教育事业,也懂得要跟胡老师一样关心学生。”
“胡老师最大的特点是跟学生打成一片,那时学校里将近500个学生,他连每个人的性格都知道。” 华师附小原校长余润平说。她的先生同样也是胡杰的学生,因身体原因没能赶到昨日寿宴现场,“胡老师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他怎么没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