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菜农陈军:农二代需要阅读和亲子教育

原标题:菜农陈军:农二代需要阅读和亲子教育

导读: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家境困难初中就辍学的陈军,从小就开始考虑这不幸的“根源”:代代相传的陈旧思想让一些农民并不在意自己拥有多少知识,对孩子的教育也漠不关心,恶性循环...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家境困难初中就辍学的陈军,从小就开始考虑这不幸的“根源”:代代相传的陈旧思想让一些农民并不在意自己拥有多少知识,对孩子的教育也漠不关心,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时至今日,农民还是缺少知识。村里养猪的那些人,到现在还以为只要多喂饲料就好了。”这种思想让陈军觉得很可怕,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变一些农民工子弟的命运。

  为了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陈军和志愿者们组织了周末沙龙、打工者论坛,还为流动儿童开展了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等多种活动。

  为了梦想的公益事业,陈军经济上损失了很多。但生活并不富裕的他有着自己的梦想:一是写本反映农民生活现状的书,就叫《我替农民说实话》;二是为外来务工子女进行亲子教育。

  有人问陈军,中国有9亿农民,靠你和你身边的朋友能解决什么问题?陈军的回答令人感动,“我想证明:虽然国家、社会重视‘三农’问题,不少人愿意帮助农民,但是,假如农民自己不行动起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别人再怎么帮也白搭,不能真正改变。”

  “现在好多农民工子弟不爱读书,学到初中就走向社会了。”也许现在因为家境贫苦而无法踏进学堂的现象不再普遍了,但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问题却成了一大难题。担心这些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开办一个流动儿童活动中心的想法就这样在陈军心里萌发了。

  2009年,为了办儿童中心,陈军和他的父亲在居住的小屋旁边又搭起了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2010年,儿童活动中心得到了陈一心家族基金会的资助,陈军请来了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新东方等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他的爱人小凤是师范专业毕业,为了支持陈军的事业,放弃了高中教师的工作,来京和他一起种地。小凤负责搜集教育资料,设计课程。

  儿童中心很重视打工子弟的德育教育。“在年幼时养成良好习惯十分重要。有的孩子经常损坏玩具,或者将其占为己有。在这个时候就要及时制止,并且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培养习惯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教导他们。”陈军说自己的侄子,以前见书就撕,在陈军夫妇的坚持教导下,也知道安静地坐下看书了。

  2010年10月肖家河开始拆迁,儿童中心在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下搬到了韩家川。2012年9月,儿童中心得到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活力社区的资助,为扩大服务人群,2013年7月,儿童中心又在海淀区上庄镇上庄村开设了分部。

  儿童中心成立三年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谭润,一位留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教育学硕士,刚刚在儿童中心完成了两个月的实习。她说,儿童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流动儿童教育发展的模式和文化特征,目前特别需要资金支持和项目推广。

  目标:通过社区阅读、亲子教育等社区活动,逐步建立以孩子带动家长,家长带动家庭的学习理念,从而实现良好的新居民社区文化氛围。

  新居民(农民工)作为一个边缘群体,在城市生活中逐渐被城市文化和竞争思想所同化。让新居民学习传统文化,就等于在他们心里种下了中国人的根,种下善和理解的种子。目前主要开展的活动有:以《弟子规》为指导的家庭教育培训、经典故事、动画分享、健康知识讲座、传统武术学习等。

  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新居民家长进入城市生活以后,在教育子女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困惑。他们在拥有极少的社会服务和社会资源的状况下,对传统的育儿方法更是倍加质疑。实质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优秀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比如很多儿歌、童谣、民间游戏等,在促进幼儿全方位发展方面并不逊色。最重要的在中国这些古老的文化当中,传达的友爱、和平、向上、健康的思想,对于倡导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中心将在借鉴各种亲子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发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各类亲子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经典(绘本)读书会、废旧材料制作玩具、自编自演戏剧活动、亲子活动、快乐英语、自然课堂等。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极其深远。新居民幼儿活动中心秉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通过家长把幼儿教育延伸到家庭的同时,培养妈妈当老师是中心非常重要的工作理念。因为妈妈们最了解孩子、最有亲和力,虽然在专业方面不如幼儿老师,但通过妈妈们担任老师,极大地促进了新居民家长的教育热情和自信。这种热情和自信通过日常活动传达给幼儿,为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种来自服务人群内部的动力和热情是中心得以持续发展和扩大服务模式的最佳动力源泉。例如韩家川分部的筹建和管理都是由妈妈老师和志愿者们完成的。

  起初,家长们总持怀疑态度:把孩子送到这儿能有什么好处?不会是骗子吧?在大多数农民工家长的眼里,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重要,甚至上不上学都无所谓。甚至邻居们还会把儿童中心当做陈军夫妇帮助她们看孩子的地方,甚至还会为自己的孩子因毁坏玩具“被教育”而耿耿于怀。

  “根深蒂固的思想需要一点点改变。总会有支持理解我们的人,越是年轻的妈妈思想越开明。”陈军说,以前在肖家河的时候,有个邻居很乐意带着孩子去儿童中心,但她丈夫不同意,总觉得女人就该老老实实在家带孩子,不应该四处跑。陈军为此没少给他做工作,虽然听着一知半解,但最后他好歹明白了陈军的做法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将来,也就默认了。

  在妈妈们宽松的管理下,许多农民工子弟来这里只知道摆弄玩具,对摆放一旁的书籍从不理会。“喜欢去那儿玩儿,因为有好多小朋友和玩具。”这似乎成了孩子们到活动中心的唯一理由。曾经有个北京家长带着她的孩子来捐物,在陈军和这位家长谈话的过程中,这个孩子主动提出想看书,迫不及待的就去一旁挑书了。这件事给陈军带来很大触动,“为什么城里的孩子就有这种自觉?”但是陈军坚信这种意识绝对不是天生的,这就更加促使他决定在打工子弟教育上坚持下去。

  许多大学生志愿者也加入到关爱流动儿童的行列,每周都会给孩子们定期活动,社会上也有许多人在关注着这些孩子们的成长。“我希望这些孩子在这里能够接触很多读物,增长许多知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期待有更多幼教专业的志愿者的同时,陈军更希望有相关教育机构能够给予他们支持。“现在探索的就是这种社区公益的模式,希望能把幼儿园教育和家庭非正规教育结合起来。”陈军这样描述他的计划。

  陈军说,来活动中心帮忙的家长志愿者,即使一分不拿也愿意过来。“志愿活动让他们找回了自信,肯定了自我,让他们知道,自己对这个社会还是有很大贡献的。”(沙石)

  李天一获刑10年于光远去世国庆跨行转账暂停清华接触朱令父母河北常委互相批评伊能静 夏俊峰之子奥巴马僵尸粉房姐 银行股东月球车征名孙俪电视剧一姐华中科技大涂鸦墙大黄鸭 颐和园聂磊案细节苏联20年祭恒大4-1柏太阳神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8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