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岁孩子学编程 专家呼吁家长要因材施教
导读:
如今的小孩子真的非常辛苦,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开始上各种兴趣班。近两年,网络上还充斥着“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孩子”“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不懂编程就会被机器人...
如今的小孩子真的非常辛苦,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开始上各种兴趣班。近两年,网络上还充斥着“未来的文盲,就是现在不懂编程的孩子”“未来是人工智能时代,不懂编程就会被机器人抢饭碗”“编程是将来升学留学的敲门砖”……诸如此类的话语,让焦虑的家长们成为“惊弓之鸟”,甚至把未满3周岁的孩子送去上少儿编程培训班。
针对这一现象,浙江工商大学副教授、《钱江晚报》钱报家长会金牌顾问王晓华在“少儿编程,是在贩卖焦虑吗?”的线上论坛上表示,编程是一个实现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更适合在学习基础课程之后,学有余力的孩子。“7-12岁是抽象逻辑思维的最佳形成期,所以学编程的第一个最佳时机是小学段。如果这个时间没有余力去学习,也可以在高中阶段去学。”她认为,学习是不分先后的,家长应该懂得因材施教,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学习计划。
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璇表示认可。刘璇的孩子是米乐编程的学员,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编程,到如今已有4年。她让孩子学习编程的初衷不是为了升学,而是觉得编程很重要,“因为我是做生物医药的相关工作,需要分析生物的大数据等等,有不少合作者都来自于数学或计算机科学领域。”她认为,编程可以锻炼孩子的创新思维、试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孩子的全面成长有帮助。
米乐编程CEO徐红霞认为,少儿编程是一个科学类的素质教育,学习编程并不是学某一种特定的编程语言,而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只要孩子对编程有兴趣,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尝试和选择的机会。
米乐编程课件研发总监杨晓则认为学龄前儿童正是心智成长的黄金时期,“他们普遍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学习能力强,可以考虑从幼儿园中班开始,适当引入编程思维能力的学习,结合游戏化训练,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帮助。”
杨晓还举例了米乐编程推出的不插电编程思维训练课程,即脱离电脑,改用彩笔和画板,通过一个个事先设计好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并理解一些编程思维的基本知识。“这样当孩子们长大,比如到小学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把故事从画板迁移到电脑,学习Scratch可视化编程语言可以更轻松。”
据了解,米乐编程是米乐教育旗下的在线少儿产品,针对每个年龄段孩子的思维水平,开发了从启蒙到深入,层层递进的系列课程,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编程,锻炼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