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资本“香饽饽”到风口寒冬少儿编程的故事还编的动吗?
导读:
先有西瓜创客大幅裁员,后有三七互娱宣布收购妙小程,紧接着,小盒科技解散编程团队,VIPCODE也处在被迫“卖身”的谈判中。 风口已过?前景不明?从业者跌入谷底,摔得七荤八...
先有西瓜创客大幅裁员,后有三七互娱宣布收购妙小程,紧接着,小盒科技解散编程团队,VIPCODE也处在被迫“卖身”的谈判中。
风口已过?前景不明?从业者跌入谷底,摔得七荤八素,曾经的业界宠儿在资本寒冬与教学实践中吃尽了苦头。
面对危机,行业内的编程猫、核桃编程、傲梦编程等几家头部公司的应对方法各有不同,录播、直播、一对一、小班、大班等多种模式探索齐头并进,但高获客成本、慢速的市场渗透、非刚需的课程让不少企业步履维艰。“市场不是在淘汰产品,而是在淘汰经济模型。”一名从业者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陆续开放加盟、走进校园,发力B端。但事实上,教育行业本身的短链条特性、校园的特有属性等又制约了B端业务的拓展。发力B端这一剂现金流解药,未必不会变成企业的“毒药”。
2018年,达内教育收入22亿元,巨额亏损5.9亿元!其中销售费用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5%,管理费用6.4亿元,同样增长64%,这两项就占去了收入的80%。
在2018年年初,公司市值近10亿美元,但之后便开启了异常稳定的下跌趋势,一路下跌超过92%,至今市值仅剩下6000多万美元。
达内教育是成人IT培训的标杆,在少儿编程领域同样也扮演着先驱者的角色。2015年底,达内教育推出少儿编程品牌童程童美,尽管此后一直亏损,扩张从未停止。
2018年,童程童美新增了117家直营店,其中收购21家,主要来自西安“好小子”机器人+编程培训。短短两年,该品牌就全面“攻城略地”,在国内53座城市开设了148个校区。
这一做法本身就相当冒险,开设直营店的风险在于,前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性投入,包括店面的租赁、装修,以及人员的招聘,但学生是逐步招收的,现金流入有限。这意味着新开门店短时间内依然需要资本持续输血。
财报显示,童程童美2018年的收入为4.5亿元,员工4000人,截至2019年7月,员工数增长到6500人。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的直营门店大多开在一二线城市,平均一位员工年薪就得以10万计,加上房租、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人均成本20万元是一个及格线。想要扭亏转盈,其一年的收入就需要13亿元——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虽说童程童美背靠达内教育,但如此大规模的烧钱,到底还是吃不消的。更何况,该品牌的扩张还在继续,亏损也将持续扩大。
回顾近些年行业的发展,被资本催熟的少儿编程市场明显供给过剩,这也侧面加剧了恶性竞争和低水平竞争。大部分企业忽略了用户的真正需求,急于跑马圈地,扼杀了行业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曾经站得有多高,如今跌得就有多重。”用这句话形容少儿编程行业的剧烈变化,再恰当不过。少儿编程行业在经过短暂的繁荣后,展露出泡沫的一面。
此前妙小程共完成3轮融资,最近的一次是去年9月获得创世伙伴资本领投,三七互娱跟投的近千万美元A轮融资。但今年11月,妙小程却成为让各方面都“难受”的雷!
据全国范围内多名学员家长反映,妙小程少儿编程暂停网络授课,家长无法联系上授课老师,会员费无处追讨。另有授课教师称被拖欠了四万元工资,目前无处讨要。
西瓜创客在今年8月宣布完成1.5亿元B轮融资,却在11月份被曝光在进行大规模裁员。虽然西瓜创客回应称,裁员是为了聚焦业务而进行的正常结构调整,但还是没能打消业界对它能否实现良性发展的疑虑。
2019年,编程猫开始施行“百城千店”计划,在全国100座城市,设立1000个编程学习中心。为了压缩成本、更好实现商业收益,编程猫并非是以自营方式落地,而是采用了加盟模式。
有媒体报道,该模式一度引发诸多乱象,许多加盟商成了编程猫的“地推”,招来的学生最后是帮公司的线上教育业务导流。更主要的是,编程猫打法律“擦边球”,并没有做“特许经营备案”,其加盟业务一直属于违规操作,所谓的加盟更多的也只停留在模糊的品牌授权层面。而这种模式被认为是破坏了行业秩序和用户信任度。
根据《2017-2023年中国少儿编程市场分析预测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大陆少儿编程渗透率为0.96%,看似有潜力可挖,但盲目扩张的少儿编程企业却太过心急。它们往往将企业重心和精力放在规模扩张方面,却忽视了教学质量、盈利等,导致融资得来的钱,尚未真正建立合适的商业模式就提前烧完。
首先,系统的计算机教育门槛较高,包含硬件、软件不同分支,而编程也包含java、python、C等多种底层语言,说起来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知识体系,然而少儿编程因其面向群体大多为中小学生,其所谓的编程教育,只能是浅尝辄止,用游戏动画的方式,设计一些简单的算法,或者拿机器人、无人机等看似高大上的硬件作宣传手段,以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目的,你说它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编程教育,还有待商榷。
其次,少儿编程作为一个新事物,标准化的教材和系统的教学模式还未建立起来,大多数少儿编程教培机构的教学内容存在同质化问题。目前的少儿编程教培机构,主要有线下班课、线上一对一、线上小班、线上录播、大班直播双师这几种教学模式。
总体来看,各家机构的课程模式还不太成熟,仍在探索中。且缺乏科学、权威的评价体系,把孩子送去学习,有没有用尚未可知。就拿现在流行的AI双师模式来说,虽可以增强学生的课程体验,但AI能起到多大的效果,难以量化。
数据显示,2019年少儿编程领域投融资数量仅23起,与2018年的49起相比,近乎腰斩,且资源向头部企业聚拢,天使轮和Pre-A轮的早期项目融资寥寥无几。
资本冷却背后,行业也开始回归理性。经过草莽时代的“跃进”后,少儿编程教培市场,进入了行业加速洗牌期,正在迎来马太效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