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从小培养艺术:深圳上围村(组图)

原标题:从小培养艺术:深圳上围村(组图)

导读:

  早上好,许是很久没这么早起床了,依娜还在睡梦中。我是被噩梦吓醒的,梦见了老爸发脾气。感觉很久没回家看看了,该抽空去见见爸妈了。儿时跟在父母的记忆很少,因为父母为了生活,在外...

  早上好,许是很久没这么早起床了,依娜还在睡梦中。我是被噩梦吓醒的,梦见了老爸发脾气。感觉很久没回家看看了,该抽空去见见爸妈了。儿时跟在父母的记忆很少,因为父母为了生活,在外谋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见面吧。其实母亲说起我小时候刚出生的事,还是记忆犹深,只是那时候我都不太懂事,没记住。再后来长大了,我就跟着外公外婆,老人家经常给我说人生大道理,山里的孩子,也是在大自然中长大。现在慢慢的明白,养儿方知父母恩,为人父母不易,拼搏努力、各种环境改善,都要付出很多很多。应该是爸妈为了养活我们姐三,也是拼命的赚钱,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城市。那时追求很少,不懂什么艺术、音乐…各种兴趣培养,只要能吃饱穿暖,有学上,偶尔能有几本书看就不错了。谈不上旅游,但是父亲也会带我们去他觉得不错的城市、商场看看,坐电梯玩,新鲜。

  感觉最近俩闺女是真的长大了,喆在国际学校上学,在学校经常受到表扬,也拿奖状回家。她的阅读量也增加了,还要忙着写剧本、拍剧,这些都学校需要完成的。依娜也一样,写作业,还要上兴趣班,有时候回家累坏了,睡前故事讲完没多久,就会呼呼了,熟睡。周末还给她们安排了兴趣班,喆的水彩画,要扣一些细节;妹妹除了美术,又增加了主持人学习,她很喜欢这个课程,有新鲜感。和口才老师交流,原来声音也有艺术,得让姐姐也跟老师学习些基础才好。

  孩子就在父母的陪伴中长大了,小时候父母陪伴我的时间太少了,十几岁又跟着父母生活。陪伴真的很重要,现在我们是抓紧时间陪伴孩子,不管是读书、旅游、阅读、还是兴趣学习…点点滴滴,记录孩子成长。其实很久没带孩子去旅行了,只是年前去了一趟香港,2月份去过一次上海。喆总是惦记着想出去玩,可是时间又排期满满的,周末有时接送她还风雨兼程。依娜也一样,爸爸忙碌姐姐的时,我陪着她,偶尔聊天,聊起同学和老师,聊想去哪里玩,和什么人玩。不能远行,周边小聚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玩,春天去赏花。

  前几天喆的某小学同学家长,跟我说感觉亏待孩子。也许是觉得自己家里条件一般,没有给孩子更好的学校和其他。其实不用比较,我觉得孩子开心,快乐成长就好。我当年也是在普通的中学长大,然后再去大城市闯天下。当然我爸妈也是尽所能在培养我们,尽力就好。现在的孩子父母有条件给孩子更好的,谁都希望一代人胜过一代人,长江后浪推前浪。有时候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小时候的不足,在孩子身上弥补。儿时没有上过兴趣班,所以对于画画、舞蹈、音乐…这种高雅艺术都不太懂。现在就让孩子去这块发展,孩子是一张白纸,只要你不打压她,鼓励她,她就会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喜欢舞蹈。依娜很喜欢芭蕾,说要表演节目就会好好练功;她喜欢画画,说画画的时候是开心的;姐姐也喜欢画画,可图文结合写书评;学习编程思维做小游戏,说明年还要参加蓝桥杯比赛。

  艺术是从小培养的,一点一点的积累;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增加你的生活美感。有学过美术的朋友,随便做一点烘培,都是花样百出。而我对这些都不是特别敏感,包括穿搭。不过这些年随着阅读绘本越来越多,第一感觉还是挺好的。说不出头头道道,但是能看到很多美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比如你去看装修的家具、瓷砖,排开价格不说,你会知道你想要什么样的颜色,款式,大概心里也有数吧。艺术这块还是挺敏感的,包括原来选择图书,有那种带画,或通过封面久能找到你喜欢的好书,就忍不住收了。再后来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游玩,虽然不懂艺术,但是可以了解、学习下这些。在北京的时候,偶尔会去798艺术区或其他地方感受艺术;去深圳的时候,我在网上发现上围村,一个有艺术气息的地方。

  其实去过深圳很多次了,带孩子去过2次;记得有一年元旦节去了,和同学们小聚,还去了深大,不过没留什么照片。年轻时去深圳打工,只感觉深圳人多、楼高,绿化多。这一次深圳之行,除了见老朋友外,还去了上围村。五彩缤纷的小村,上围村作为深圳客家人聚居的村落之一,始建于清朝,历史可追溯至三四百年前。之所以取名上围村,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有关。上围村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三面环山,且位于山脚。村前有樟坑径河经过,村落位于河流源头,上围村因此得名。

  目前是深圳为数不多的,极具历史风貌的老村之一。当你漫步在这座古村里时,你会发现,街道两旁往往是五彩的,各种用色大胆、鲜艳的颜色,被直接涂抹在了村子的各个角落,树上,各种涂鸦,几乎占据了整个视野。村里的小巷幽深狭长,有不同的涂鸦,很有意思。我们去的时候,人不是很多,还有热情的艺术家,招呼我们进去喝茶,告诉我们去哪里拍照。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2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