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警惕!七大“危险区域”儿童安全事故真实案例!安

原标题:警惕!七大“危险区域”儿童安全事故真实案例!安

导读:

  今天,是第69个国际儿童节。时值夏季,天气渐热,伴随暑假的来临,儿童安全问题不容轻视。无论是让孩子玩水,将孩子单独留在封闭空间,或任由小孩在阳台、健身器材区域独自玩耍,都有...

  今天,是第69个国际儿童节。时值夏季,天气渐热,伴随暑假的来临,儿童安全问题不容轻视。无论是让孩子玩水,将孩子单独留在封闭空间,或任由小孩在阳台、健身器材区域独自玩耍,都有可能带来危险。

  ● 5月25日,河北沧州沧县薛官屯乡新开路村,两名十二三岁的男孩在村子附近的町疃节制闸玩耍时,不幸落入水渠中,双双溺亡。

  据了解,这两个男孩溺水的地方,5月18日就曾有三位好心人联手救过两名落水女孩,那两个女孩因施救及时,挽回了生命。

  ● 5月25日,山东泰安市岱岳区房村镇,一名15岁少年在大汶河溺水,被打捞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

  ● 5月25日,山东潍坊安丘市大汶河开发区赵家埠村,一名十二三岁的男孩溺水身亡。经了解,该男孩当时与伙伴在石料坑的水旁戏水,自行下水游泳不幸溺水。但由于时间太长,错失了最佳救援时间。

  ● 5月22日,山东菏泽,一名13岁大小的男孩与另外几名小伙伴相约到位于黄河大堤附近的一处坑塘内游泳,不慎发生溺水,被救起时已无生命体征。

  ● 5月10日晚,在上海宝山区场北路近长临路的一条河浜里,两名十四五岁的男孩不幸落水溺亡。

  通报分析指出,这5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农村地区;都发生在周末;都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都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下水游泳时,有的是手拉手施救落水同伴致多人溺亡。2天19命的代价再次给中小学安全敲响了警钟。

  ●2018年的5月26日下午5点,在福建福清一小区内,姐弟三人在小区景观水池内嬉戏遭遇触电,经紧急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三个死者中女孩10岁,是另外两个男孩的堂姐,两个男孩是亲兄弟,分别8岁和9岁。

  ●2017年8月24日,山东济南某小区,两名8岁男孩在喷水池里捉鱼玩,其中一个孩子疑触电突然倒在水中,虽被救上来,但最终经抢救无效身亡。

  广场、公园内随处可见的地灯,看起来非常漂亮,往往会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试图用手去触摸。但事实上,这种地灯温度非常高,还伴有触电风险。

  之前,浙江瑞安,孙女士带着2岁的儿子到公园里玩耍,孩子用手摸了一下公园里的地灯,没想到手掌上立刻起了四五个大水泡,令人心疼不已。

  为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校车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5月28日发布2019年第3号预警,要求随车照管人员要时刻谨记要在上下车时清点人数,坚决不让学生单独遗留在校车内。校车司机要尽量将校车停在阴凉处,校车运行前做到提前开窗通风,校车运行中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运行结束要反复核查学生是否都安全下车。

  ●2018年5月24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星星幼儿园将一名4岁幼儿送至该园后,未留意车上是否遗漏孩子,将车停在公司露天停车场,并锁闭车门车窗,致该名幼儿死亡。

  ●2017年7月10日,河北省遵化市成才双语幼儿园将一名3岁幼儿送至该园后,未点清人数,幼儿被遗落在接送车辆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6年6月16日,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启智幼儿园司机和随车监管员接送学生来校时,将一名4岁幼儿遗忘在车内,幼儿在车内死亡。

  据《泉州晚报》报道,5月24日,泉州一名6岁女童从高楼坠落不幸身亡。警方称,当天下午女童母亲去上班,将她单独留在家中。事发后,经过现场勘查,女孩家中窗台高度远高于她的身高,但窗台边发现有一把红色椅子。

  2019年3月23日早上9:40左右,杭州萧山金浦苑小区一个4岁的小男孩从19楼掉了下来。

  据了解,当时孩子在家时,家里还有一位保姆,据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出事的这个租户家,阳台和卧室飘窗都没有加装防护措施。

  浙大儿院急诊创伤外科副主任医师赵国强认为,儿童坠落事件的发生和天气变化有一定关系。“天气渐热孩子衣服穿得少,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再加上这种天气市民喜欢开窗通风,安全隐患也随之增高,发生意外伤害的概率也变大。”

  沈志鹏副主任医师说,按年龄来分,超过80%的坠落者为在4-6周岁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刚好处于学龄前,比较好动,活动能力比较强,又对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弱。2-3岁的孩子也不少,主要是因为完全没有危险意识。

  儿童坠楼三种情况最常见,一是孩子本身,活泼好动;二是家中窗户或阳台附近有桌椅、沙发等攀爬工具;三是大人不在身边。

  有数据表明,家庭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占到5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增加窗户的保护措施,能使儿童窗口跌落死亡事件降低50%到90%。因此,防止儿童坠楼的最好办法,就是在飘窗、阳台等处安装防护栏。而且防护栏应由金属制成。

  根据《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在道路上独自骑自行车或三轮车有安全隐患,家长应引起重视,如遇到交通事故,监护人需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1、事故率最高盲区之正前方。对于身高在1米以下的儿童,如果你坐在车内,没有留意到儿童跑到了车前方,那么就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2、事故率最高盲区之侧前方。这个盲区最多见的就是车主在转弯时,因为盲区的遮挡没有见到儿童而把儿童撞倒卷入车底造成伤亡事故。

  3、事故率最高盲区之车后方。车后方的盲区造成的意外事故很多都是车主在倒车时,没有发现车后方的儿童而发生的。而且很值得让人注意的是,有很多正后方的儿童交通事故撞倒的儿童是车主的孩子。

  在孩子玩秋千时,教导孩子双手要紧紧抓住秋千绳索,等秋千完全停下来后再下来;不要在秋千上站着或跪着,只能坐着;不能将秋千绳索缠在脖子上转圈;也不能在秋千周围停留。小宝宝建议使用塑料或橡胶材质的马鞍式秋千,较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木制和金属秋千。

  这类设施一般都是机械运动,并且重量都挺重或者动起来后离心力都挺高的,一般都需要有专人看管,如果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小朋友不小心被压到或甩出,分分钟都有生命危险。

  玩滑梯时,教导孩子手扶栏杆,从台阶一步一步爬到滑梯顶部,不要从滑梯倒爬上去;并总是脚朝下滑,上半身保持竖直;滑前先看清底部是否有其他小朋友,滑下后要立即起身离开。若是有拱门或护栏设计的密闭式滑梯,父母应站在滑道的底端;若是开放式滑梯,则应站在滑梯的两侧,以随时预防孩子从两旁摔落。

  玩跷跷板时叮嘱孩子用两手紧紧抓牢把手,不要试图触摸地面或放空;两脚自然放在两侧,不要蜷缩在跷跷板的下方。如果有任何需要调整的,一定要先出声告诉大人。当其他孩子在玩跷跷板时,要让孩子保持距离,以免被撞倒。

  关键词

  本文为媒体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5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