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性格初步形成的表现有哪些?
导读:
儿童的性格是在先天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
儿童的性格是在先天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儿童性格的最初表现是在婴儿期。 3岁左右,儿童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在儿童与伙伴的关系方面,可以看出明显的区别,如有的孩子比较随和,富于同情心,看到小伙伴哭了会主动上前安慰,发生争执时,较容易让步。而另一些孩子存在明显的攻击行为。
独立性是婴儿期发展较快的一种性格特征,独立性的表现大约在2~3岁变得明显。独立性强的孩子可以独立做很多事情,而有些孩子离不开妈妈,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
到了3岁左右,在正确的教育下,有些儿童已经掌握了初步的行为规范,并学会了自我控制,如不随便要东西,不抢别人的玩具。而有些孩子则不能自己控制自己,当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以哭闹为手段要挟父母。
有的儿童活泼好动,手脚不停,对任何事物都表现出很强的兴趣,且精力充沛;而有的儿童则好静,喜欢做安静的游戏,一个人看书或看电视等。
能力是制约人们完成某种活动的质量和数量水平的个性心理特征。通俗地说来,人人都有一定的能力,但不一定是特殊的能力。智力就是指的一般能力;人的智力正是由各种能力构成的;
人们普遍认为人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在每个体内所占比例不同,从而确定了胆汁质(黄胆汁占优势)、多血质(血液占优势)、粘液质(粘液占优势)、抑郁质(黑胆汁占优势)四种气质类型;
性格指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