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怎样通过乐嘉性格色彩分析孩子是那种性格
导读:
乐嘉的性格色彩分析对于真正的心理学家来说实在是太可笑了,在乐嘉之前就已经很有多人提出过这个理论,乐嘉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这套系统抄袭了美国人泰勒•哈特曼(Taylor...
乐嘉的性格色彩分析对于真正的心理学家来说实在是太可笑了,在乐嘉之前就已经很有多人提出过这个理论,乐嘉只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这套系统抄袭了美国人泰勒•哈特曼(Taylor Hartman)的《色彩密码》(The Color Code):乐嘉的“性格分析系统”描述的四种性格和哈特曼所提出的极其相似,只是颜色稍有变化。如果将哈特曼使用的红色、黄色对调,绿色改成白色,那么,这两种理论就几乎“ 一模一样 ”。稍作调查还会发现,美国人罗格•波尔克曼(Roger Birkman)在《性格密码》(The True Colors)中提到的四种颜色甚至不用调换顺序就直接与乐嘉的性格色彩吻合。《性格密码》中的颜色配上《色彩密码》中的描述,就最像不过了。 这两本书都先后在2001年和2002年被翻译成了中文。再往前追溯,美国的丹•罗瑞(Don Lowry)早在1979年出版的成畅销书中就已经用蓝、金、绿、橙四种颜色来划分人的性格了。 如果我们比较一下这些五颜六色的理论,就会发现它们在具体的分类上其实都是差不多的:第一类人(乐嘉和波尔克曼的红色,哈特曼的黄色,罗瑞的橙色)追求快乐、活泼好动;第二类人(四种理论的蓝色)追求完美、阴郁、重人际关系;第三类人(乐嘉和波尔克曼的黄色,哈特曼的红色,罗瑞的金色)有控制欲、有条理、重效率;第四类人(哈特曼的白色,其余理论的绿色)不好动、耐心、求稳。 对医学史和心理学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将不同人性格分类的做法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候——它们都与古希腊医圣、哲学家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说”有关。 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作为西方医学奠基人的希波克拉底就提出人体内四种体液的多少决定了这个人的性格。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基本体液:血液、黑胆汁、黄胆汁、粘液;在不同人身上这四种体液的比重是不同的,哪种体液占主导地位决定了这个人的气质: 多血质:血液多,这种人快乐、好动; 抑郁质:黑胆汁多,这种人悲伤、易哀愁; 胆汁质:黄胆汁多,这种人易激怒、易兴奋; 粘液质:粘液多,这种人缺乏感情、行动迟缓。 虽然解剖学方面的证据已经驳斥了希波克拉底关于体液的假说,但是他对于个人气质的分类却流传了下来,影响了此后众多的性格分类系统。而前面提到的那些性格色彩学理论与希波克拉底体液说的血缘关系更为明显,它们看起来只是给四种“体液类型”涂上了不同颜色而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