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陪你读书陪你长大《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赏读会

原标题:陪你读书陪你长大《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赏读会

导读:

  7月27日(周六)15:30,易春花和彭丹妮携《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做客钟书阁西安店,为我们讲述一个普通书香家庭的真实阅读历程,与我们交流关于“亲子阅读是最好的教育”的...

  7月27日(周六)15:30,易春花和彭丹妮携《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做客钟书阁西安店,为我们讲述一个普通书香家庭的真实阅读历程,与我们交流关于“亲子阅读是最好的教育”的教育经验。

  共读是一根维系亲子关系的精神纽带。和树在一起,就对了,那是和天地连在一起。和书在一起,就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16 年来,我们通过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一起感受和体验生命中的语言和秘密。阳光里,月亮下,书桌边,饭桌前,随时随地都有我们母女的读书会,我俩情如书友。这本书是一个普通书香家庭的真实阅读历程,更是我们母女俩亲密无间关系的成长史。

  总有朋友问我:“你们母女感情那么好,她是你的贴心棉袄,你是她的知心妈妈,你们两人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你有什么秘方,能否传授给我们?”如果我的做法能让大家有所启发,那我不妨述说一下。

  水一一直有个心愿:她喜欢的东西,妈妈也要当作宝贝。比如她喜欢侦探故事,爱看《名侦探柯南》《福尔摩斯探案集》,她希望妈妈也和她共读。10岁的时候她迷上了《哈利·波特》,因此常常缠着妈妈陪她看书和看电影,谁知道,妈妈特别不配合,对侦探和魔法之类的小说好像天生提不起兴趣。

  每逢和人说起这件事情,水一就会面带遗憾打趣地说:“我妈妈每次看《哈利·波特》都会睡着,《哈利·波特》是我妈妈最好的安眠药和催眠曲。”

  在妈妈的印象中,《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是书店的畅销书,系列电影是电影院里的票房冠军,电影还是妈妈介绍给水一看的。但妈妈迟迟没有看过这套书,也没有走进这一系列电影里。

  直到有一次看到水一写的一篇自传体的文章《我的自画像》,其中提到,“我幻想着什么时候霍格沃兹的校长邓布利多会给我寄来一封信,让我和哈利·波特一样,戴上分院帽,到一个我喜欢的地方学习魔法。”

  妈妈读到这些字的时候,内疚之情油然而生,童年不可逆转,岁月不可重来。好一个粗心的妈妈,居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一个童话般的愿望。生活的匆忙,工作的过分投入,让妈妈何时忽略了这样一颗晶莹纯线年一个有月亮的晚上,读高一的水一望着天空幽幽地说:“在天的那边,是苏格兰,那里有霍格沃兹魔法学校,妈妈,长大了如果要留学,我一定去英国。”

  2014年10月15日,高一班主任给我们家长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给孩子写一封信。跟水一爸爸商量后,我们模仿邓布利多校长的口气给水一寄去了一封迟到的魔法信。据水一后来回忆说,刚打开信笺时,她浑身颤抖,一股爱的暖流奔涌胸膛,顿时泪流满面。她恍若置于魔法世界,心中无数次反问:“真的是邓布利多校长写来的信吗?”这封信的力量,让母女之间感情倍增,妈妈好像也得到了魔法,终于一口气将7 本《哈利·波特》读完,成了一位线日,妈妈在山西太原参加第二十五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会上巧遇《哈利·波特》一书的翻译者郑须弥女士和该书的责任编辑王瑞琴女士。作为哈迷,妈妈有幸和她们合影留念。回来后把这张照片带给水一,她激动地跳了起来。

  2016年1月14日晚10点,水一从厕所里出来,泣不成声地告诉妈妈:“他死了……妈妈,我好难过。”然后失声痛哭起来。原来,水一读到这样一条新闻:艾伦·克里曼(斯内普的扮演者),于本周四晚因癌症去世。她悲痛如失去亲人,哽咽地说:“妈妈,我感觉我的童年失去了一部分。”

  笔名水一,大学二年级学生。爱猫,爱幻想,幽默与生俱来,自嘲是“天秤座摇摆人,拖延症重度患者”。喜欢在城市街道漫无目标地行走,喜欢阅读和玩游戏,喜欢一边喝咖啡一边写文字。13岁时开始发表文章,有数篇习作在《中学生百科》《长沙晚报》《新华书目报》等报刊上发表,16岁与妈妈合著此书。

  易春花,妈妈。工商管理硕士,湖南省儿童文学学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新华书店职业经理人。二十多年沉浸书海,恪守“卖书知书、知书读书”的信念。长期致力于做“青少年经典阅读的点灯人”,策划和组织实施长沙书架子工程和“书香长沙”活动。坚信“亲子阅读是最好的教育”并躬身实践,以书业观察者和妈妈的角色,记录下与女儿的十六年共读时光,和女儿共同写下此书。

  全民阅读从娃娃抓起,全民阅读从妈妈践行,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妈妈都是孩子爱上阅读的点灯人。教会孩子阅读,是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是一个书香家庭16年来最美丽最温馨的共读历程,记录了女儿读书,妈妈卖书,母女共同写书的故事。成长的笔记是那样青涩,处处都有乐趣、童真、温情。作为孩子的身体养护人和精神呵护者,从妈妈怀孕开始做胎教,到做亲子阅读的陪伴者、观察者、记录者、引领者、读者,妈妈见证了一个孩子精神成长的历史。如今她和16岁的女儿共同完成这本《共读——我们的亲子时光》,是为践行全民阅读,建设美丽书香家庭,更为记录成长,见证精神世界的亲密母子关系。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30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