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全国优秀志愿者候选人] 贾容韬事迹介绍:全身心投入到家庭教育、戒除网瘾和留守儿童帮教工作中去

原标题:全国优秀志愿者候选人] 贾容韬事迹介绍:全身心投入到家庭教育、戒除网瘾和留守儿童帮教工作中去

导读:

  2002年以来,贾容韬同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家庭教育、戒除网瘾和留守儿童帮教工作中去。  为了积累教育智慧,给更多孩子成长助力,他一头扎进知识海洋里。...

  2002年以来,贾容韬同志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家庭教育、戒除网瘾和留守儿童帮教工作中去。

  为了积累教育智慧,给更多孩子成长助力,他一头扎进知识海洋里。十年来,贾容韬同志共阅读各类中外书籍千余册,书写读书笔记、帮教随笔1200余万字。目前他已出版的书籍有《真的不是孩子的错》、《中国家教原则》、《感动孩子》等,即将出版的有《和孩子一起成长》。2005年以来,他在各类期刊、报刊共发表论文48篇。

  为了让更多孩子健康成长,为了给众多家长解除后顾之忧,贾容韬同志夜以继日的工作,他把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他除了接待来访者,还要经常家访,他每天工作十多小时是常有的事。由于超负荷工作,他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但他从来没有因身体原因而稍有懈怠。2008年,他在洛宁县陈吴乡中做报告时,心脏病突发差一点晕倒在讲台上。校长劝他停止演讲,他说什么也不肯。稍事休息,吃了救心丸,硬是坚持到演讲结束。由于讲话太多,他长了声带息肉,手术后数天又投入到工作中。

  在他的倾心帮助下,800余名网瘾少年走出虚拟世界;1000余名厌学儿童喜欢上了学习;200余名辍学孩子重返校园。

  他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给予了特别关注,他和洛宁县长水乡中心小学等四所学校的613名留守儿童结了对子。为了把帮教工作落到实处,他给所有留守儿童赠送了优秀图书和爱心联系卡。

  并不富裕的贾容韬非常热心爱心助学事业,2004年以来,他共帮助洛宁县大原小学等五所学校建立了图书室。凡经他帮助的家长和孩子,他在给其信心和力量的同时,往往还要送上优质精神营养。数年来, 他共向学校、家长学校、福利院、家长及中小学生捐赠图书16000余册,价值26万余元。

  他视网瘾少年、厌学孩子、留守儿童为亲人,把他们的健康成长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那些厌学、网恋、严重违纪、面临辍学的孩子,他和不少班主任、任课老师交了朋友,他要唤醒老师的爱心和使命感,使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给家教缺失的孩子以关心爱护,给处在迷茫中的孩子引领人生方向。

  他要在孩子们心中植入理想和信念,给孩子们的生命添加崇高意义,为此,他倾情解读孩子们的心灵密码,力求成为孩子们的忘年交。他和孩子们谈话,进入状态后,往往没有了时间观念,情不自禁就到达了忘我境界。由于他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深厚的知识积淀、丰富的教育智慧,举手投足间常常透露出真情、智慧和人格力量。他十分理解孩子,且善于换位思考,故而能很快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和他接触过的孩子,不少人受到影响、感染、熏陶、感化、甚至心灵震撼。

  10岁的程欢欢是大原小学四年级学生。由于父母缺乏必要的家教知识,处在成长关键期的欢欢,缺乏应有的精神关爱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欢欢有一定的性格缺陷,内向、自卑、自闭,学习成绩在班上倒数。了解到欢欢的情况,贾容韬数次到她家家访,还送给她8本新课标课外必读书和各种文具。在贾容韬的爱心浇灌下,在书籍的精神营养滋养下,欢欢由一个腼腆、害羞、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变成了阳光、自信、快乐的“小才女”,欢欢现在上六年级了,学习成绩跃入班上前三名,还数次参加学校的演讲!

  一个人脚下能沾满多少泥土,他的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真情。贾容韬的倾心付出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得到了新闻媒体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2006年8月,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妇联共同组织的“河南省青少年预防和戒除网瘾全省巡回报告团”,邀请他为首席报告团成员。

  2007年,家教讲座《以德育人,科学教子》在洛宁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应观众要求两次重播,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

  2004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河南卫视》、《洛阳日报》、《洛阳电视台》等四十五家新闻媒体对他的事迹给予了报道。

  一些人对贾容韬的做法并不理解,有人说:“一把年纪了,当个‘儿童团长’,天天和孩子打交道,到底图个啥?”也有人说贾容韬傻,放着安逸日子不过,既耗费精力又贴钱财,自找麻烦。对于冷嘲热讽,贾容韬不做任何解释,他有自己的见解。他说:“帮助周围的家长和孩子,我才是真正的赢家

  我收获到了对家庭教育的深入思考,收获到了对人性的深层次理解,收获到了丰厚的人生财富。通过助人,我的生命更加充实,精神更加富有,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合算的事情吗?”

  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荣誉,贾容韬动情地说:“我做了这么一点应该做的事情,社会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怎么努力也报答不了各级领导的关爱之情,怎么奉献也不足以回报大家对我的信任和认同。”

  “家庭教育、戒除网瘾、关注留守儿童是我心甘情愿、并乐于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我非常高兴做一名志愿者。我只有不遗余力地工作,如果我不努力、或者努力不够,我就对不起这份事业,因为这个事业成就了我,并给了我一切。看到周围的孩子们茁壮成长,看到众多家长素质不断提高,我内心充满幸福和快乐。

  贾容韬也对同学们寄予希望。他说:“人生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向前。希望同学们认真读书,不断追求进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我对同学们的这份牵挂微不足道,我不希望你们回报我什么,我只希望你们把这份爱回报给社会,我希望你们帮助更多的人。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帮助别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才能真正得到提高。我的力量非常有限,我给你们的也非常少。但我相信,你们会报给社会的,给予别人的一定会更多更多。”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3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