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之下线下教育机构该如何自救?
导读:
新冠疫情严峻,全国各地教育系统对教学、考试等工作迅速做出调整。大多数省市相继发出推迟开学时间、管控线下教育机构及托管正常经营的通知。 《通知》明确,根据疫情防控情况,为确...
新冠疫情严峻,全国各地教育系统对教学、考试等工作迅速做出调整。大多数省市相继发出推迟开学时间、管控线下教育机构及托管正常经营的通知。
《通知》明确,根据疫情防控情况,为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全省各级各类学校2月底前不开学。具体开学时间将视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研判后确定,提前向社会发布。
《通知》强调,严禁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学前组织集中教学等聚集性活动,严禁培训机构在开学前开展线下培训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做好网络教学准备工作,加强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管理指导,做好通讯答疑辅导、文娱活动、体育锻炼、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
面对以上通知,线下机构将会面临困境重重的局面;如何突破困境,破茧重生,这是疫情当前最为关心的。
为管制病毒的二次传播,国家采取全面停课是必然措施。至于停课会持续多久?疫情会持续多久?我们目前无从得知。
据17年前的非典数据显示,非典持续了整整7个月。相对于非典,这次冠状肺炎疫情,传播性会更强,危险程度较低。国家应急反应迅速,医疗条件也比17年好了太多。预计这次疫会持续时间会更短些,据评估到3-4个月,有可能要到5月份。
根据行规,一些托管机构已预收了春季学期的费用,因为疫情管制原因,托管无法为学生提供服务,假如此时产生了具有传播意义的退费纠纷事件,大规模的退费潮将会迅速产生。
不仅是托管机构会受到影响,一些线下教育机构,也会因为疫情的管制,而出现招生难,转型难等问题。
即使国家放松了管制,学校3月开学后,可能因疫情带来的影响,不免有家长担心人群聚集的风险,而选择在家学习,这也会造成退费、不报名等情况。
由于疫情管制,《通知》强调,严禁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学前组织集中教学等聚集性活动,严禁培训机构在开学前开展线下培训活动。
此通知断了线下教育机构招生的路,学生不能出门,意味着机构hi面临着无报名,无生源,无收入的困境。
面对未知疫情和严峻的管理形势,如何转“危”为“机”继续输出服务、维护老生关系、减少家长退费?推动持续招生,改变规模?还是顺应趋势,抓住“线上”的风口?
面对疫情的打击,线下机构在做好最坏打算的同时,也要积极最好应对措施,希望是留给拼尽全力,做好准备的人。
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在外地老家,还没回来到就学的所在地,听过一句话吧: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孩子放寒假。
你们试想一下,很多在家的孩子都不能自由地外出走动,家长和孩子每一天都闷在家里,对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孩子的烦躁,都会深刻影响到父母的心情和亲子关系,这个时候的问候比任何时候都要管用。
机构只要定时做好的家长回访,并根据孩子情况做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尤其是寒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上学期的学习总结,下学期的学习预习及计划等等,会让家长感到无比地温暖,在危机面前,适当改变沟通技巧,体现细致的服务,会事半功倍。这就是维护与老生关系的一个关键点。
即便是延迟开学时间,但学生仍然是会有寒假作业这一说,此刻最重要是是最好作业辅导的工作,而不是重新开展新学期的线上课程,这违背了“停课不停学”的初衷,且此举会造成老师及家长学生的负担,在疫情搞得人心惶惶的情况下,这是不利好的操作。
2月3日,广东省教育厅通过官方微信发布通知,通知提到,各地中小学2月17日前不开学。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时间,可通过周末(周六或周日)1天时间调课、压缩暑期假期等方式补偿,保证总课时不减少。
机构也可跟同教育厅的指示,放出公告,保持学生的课时不减,亦或提出一些优惠举措,防止家长因焦虑的产生,而提出退费。此时,稳定家长心很重要。
在这紧急的情况下,不建议病急乱投医,花高价钱去搭建线上平台及研发线上课程,因为刚起步,是很难拼得过市场上已经很成熟的一些线上培育机构的。
平台的选择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一个正确并合适自己的平台,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线下机构极速转型。平台选择的3大原则:
将线下的辅导搬到线上,需借助在线平台,实现快速搭建、快速上线,把线下学习的场景,例如作业批改,知识点归纳,错题整理,个性化提升方案,老师答疑等迁移到线上,实现线下的每一个场景,都可以在线.培训——能够快速上手
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较多符合集这三种原则于一身的平台及产品,例如私塾家研发的“小塾学伴”,据了解,此产品主打卖点有“作业在线批改”“错题智能整理”“分阶段学情分析”“专属提分训练”四个,比较适合有作业辅导的托管机构及需要服务升级、增值的教育机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