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导读:
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 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可见,性格既是指 那些表现在人对事...
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 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 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可见,性格既是指 那些表现在人对事物的一贯态度上的特征,也指那些表现在 恒常的行为方式上的特征。例如,一个学生具有诚实的性格 特征,那么他就会不论校内校外,不管教师是否在场都表现 出忠诚老实、实事求是的特点。虽然性格是比较稳定的心理 特征,但性格并非完全不可改变,尤其是对于处在发展中的 小学儿童来说,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其不良的性格特 征得到纠正,良好的性格特征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小学儿童的性格差异与教育 虽然人的性格差异在性格的特征、 类型和结构等方面都有 所表现,但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主要讨论小学儿童在性格的 特征和类型上所存在的差异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师对 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的儿童应该采取的教育措施。 1.小学儿童在性格特征上的差异与教育 小学儿童在性格的特征上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例如, 在性格的态度特征方面,有的儿童关心集体、认真、勤奋、 爱劳动、有同情心、谦虚、自信、有独立性;有的儿童则自 私、懒惰、马虎、鄙视劳动、冷漠、骄傲自大、爱吹牛、自 卑、有依赖性。在性格的理智特征方面,有的儿童感知时仔 细而全面, 记忆时速度快而准确, 思考问题主动而有逻辑性; 有的儿童则是感知粗略,记忆时速度慢而缺乏精确性,思考 和解决问题被动而轻率。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有的儿童 守纪律,有自制能力、坚持性、独立性,勇敢;有的儿童则 相反。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有的儿童温和、热情、乐观; 有的儿童暴躁、冷淡、冲动而悲观等。有研究表明,学生的 性格特征和学习效果存在着相互影响。良好的性格特征有助 于学业上的成功。如学习者的信心、良好的心境、高水平的 志向和积极进取的性格特征都会给学习带来好的影响;反 之,消沉、自卑、马虎、依赖等不良性格特征则会导致消极、 退缩、羞愧等情绪体验,造成学习上的失败。因此,教师应 注意纠正小学儿童性格上的弱点,发扬其性格上的长处,达 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2.小学儿童在性格类型上的差异与教育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 合。心理学家们尝试根据不同标准对性格进行了多种分类。 这里主要讨论与小学儿童的学习有密切联系的一种分类。 (1)竞争型。这类儿童非常看重自己的分数和教师的表 扬,他们把学习的结果视为表现自己的最好方式,把课堂和 试看成是决定胜负的场所。对这类儿童的教育,一方面要看 到他们在性格特征上的优点,即认真、勤奋、守纪律、思考 问题主动积极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分数, 不要过分注重分数和教师的表扬,以避免他们在学习上遇到 挫折时(如某次考试分数不理想),产生过分悲观、羞愧、 退缩等不良性格特征,或者在获得优良成绩与得到教师表扬 时,产生骄傲自大等不良性格特征。 (2)依赖型。这类儿童通常只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 务,对学习缺乏好奇心和主动性,而且他们总希望教师能对 学习活动进行具体的指导。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可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以逐步具有独立性、主动性、自 信心等良好的性格特征。 (3)协作型。这类儿童喜欢与同伴和教师合作,把课堂 看成社交的场所, 愿意同其他人交换意见, 也乐意帮助别人。 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应注意发扬其温和、乐观、谦 虚、自信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同时也应注意防止他们在协作 学习时,把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与其他人交换意见变成被 动听取别人意见,甚至坐享别人的思维成果,或者轻率和冲 动地对问题作出结论,而产生依赖、冲动、思考问题被动或 轻率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4)参与型。这类儿童通常对课程内容和上课感兴趣, 喜欢参加班级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 时,教师既要使他们所具有的关心集体、认真、热情、乐观 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得到巩固和发展,又要注意在活动中培养 他们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坚持性、勇敢、谦虚等良好的性 格特征。 (5)回避型。这类儿童对课堂学习和班里发生的事不感 兴趣,不愿意参与课堂中的师生活动。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 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和分析导致这些儿童产生这种行为的原 因,然后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教育。如果是由于 学习失败所导致的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那么教师可通过对 其学习活动进行指导提高其学习成绩,增强其自信心。如果 是由于儿童参与班级活动太少或很少得到同学的帮助而导 致其对班里所发生的事不感兴趣,缺乏集体观念,那么教师 可通过多种方法引导其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如球队比 赛、歌咏比赛等,让儿童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到集 体的温暖和集体的荣誉感等,从而培养和发展儿童勤奋、自 信、热爱学习、关心集体等良好性格特征。 (6)独立型。这类儿童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 习任务,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也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和想法。对这类儿童进行教育时,教师既要使他们所具有的 自信、独立性、自制力等优良性格特征得到巩固和发展,又 要防止他们产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狂傲、冲动、不关心 集体等不良性格特征。 上述几种均为比较典型的性格类型。 现实中大多数儿童属 于中间型性格,因此,在分析儿童的性格时,教师不能轻易 对不同儿童的性格按典型类型对号入座,而应该重视分析各 个中间型性格之间的差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