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养成一个习惯需要多久?
导读:
比如我就想养成健身的习惯,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还有什么比练出好的身材更能给自己加分的么?除此之外,我还一直想好好学英语,每次看见有人用流利的英语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我那个羡慕...
比如我就想养成健身的习惯,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还有什么比练出好的身材更能给自己加分的么?除此之外,我还一直想好好学英语,每次看见有人用流利的英语跟外国人交流的时候,我那个羡慕嫉妒恨啊。
有时候,我就在想,一个好习惯的必要性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好习惯可以给我带来好处,但是这个好处体现在哪里呢?有多少呢?
复利其实是一个经济名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比如我每天进步一点,那一年之后我学到的就是这一点的365次方。很多高手就是这样拉开和普通人的距离的,每天比大家多走一步,一段时间之后差距就越来越大。
比如我每天都有学习的习惯,那么一段时间之后,我的能力就会比别人厉害一点,因此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机遇,体会到学习的好处,我又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就像是一个越滚越大的雪球。
所以,一个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帮助并不在于当下,而在于以后。习惯的意义并不在于当下事件的收获,而在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我们平常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其实指的是行为习惯。比方说看书写作,学英语,早睡早起这种主动的行为。
找一个自己想要的习惯,比如我就想养成每天学英语的习惯。(建议先选行为习惯,因为这个的时间短,比较容易养成)。
就比方说学英语,我在上学的时候虽然很不情愿但也还是每天都在学,这是因为考试的需要。还有一些人学的特别卖力,他们的目的则是要出国留学。
选好一个习惯之后,剩下的事情好像只剩下坚持。但是如果可以对习惯做一个系统的计划,那么成功率会高很多。
一.在这个计划中,最好是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这样可以减少我们什么时候做,在哪做的困扰,将所有的意志力都用在习惯的养成上。
二.定了计划每天要写文章,但是突然有聚会怎么办?突然项目需要加班怎么办?所以定计划的时候也要考虑这些因素,给任务设置一个灵活度。
三.给任务增加一些仪式感。彭小六每天早起之后就有一个仪式感,比如起床先到一杯温水,然后去洗漱,洗的时候放得到音频,洗完喝杯水,定一个番茄钟,开始晨读。
四.最后一点是记录。比如可以设置一个这样的记录表格,每天打卡。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其他的打卡方式,比如微信群。
比方说,坚持一个月给自己买一个小礼物,坚持50天,犒劳自己一段大餐。除了根据时间设置反馈,我们还可以根据内容设置反馈,比如写文章通过了简书首页,给自己一个大大赞赏,比如背单词全背对了,给自己一个小奖品。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展开全部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已经变成了你的信念。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做一个有心人,为自己去有计划地塑造好习惯。当然,你的坏习惯已经十分顽固,因此要形成某些好习惯,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去克服坏习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