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录入虹膜数据保护儿童安全 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入厦

原标题:录入虹膜数据保护儿童安全 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入厦

导读: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何无痕)昨日,“互联网+儿童保护”行动暨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福建省厦门市工作站,在蔡塘学校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现场,厦门市曙光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带来...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何无痕)昨日,“互联网+儿童保护”行动暨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福建省厦门市工作站,在蔡塘学校正式启动。启动仪式现场,厦门市曙光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带来了防拐、防丢公益讲座。

  记者了解到,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创新性地将其运用于儿童安全领域,为0-12岁的儿童录入虹膜信息,建立儿童虹膜数据库,从而提高失踪儿童被找回的几率。该平台首次将先进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儿童安全领域,用科技来保护儿童安全,给每个孩子留一把回家的“钥匙”。

  “孩子失踪或被拐时,往往年纪比较小,记不清家庭住址等重要信息。”厦门市儿童虹膜工作站站长赖文富说,“相貌的改变给失踪儿童的寻亲之路带来重重困难。而平台却能给他们指出一条快速、准确的回家之路。”只要在平台录入过虹膜,未来,不管是改变了模样还是忘记了家乡,通过虹膜比对,都可以非常快速地确定其监护人和家庭住址等信息。对于大众关心的数据安全问题,平台也做了全方位的防范措施。由平台自主研发的虹膜录入软件质量和信息安全性已经通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严格的检测认证,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儿童虹膜数据库存放在安全级别高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

  据介绍,截至目前,平台在大陆地区已经陆续建立了200多个工作站,为数万名儿童录入虹膜信息,家长反响积极热烈。未来,平台儿童虹膜数据库建立后,还将陆续向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开放数据比对端口,实现主动找回失踪儿童。福建省各市都已经建立工作站,厦门市各区域也都设立了虹膜工作站,将与大家携手保护儿童。

  家中安装虹膜门禁系统,家人都能用,自己却无法用,究竟是怎么回事?市民小敏(化名)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来自己患有先天性瞳孔残膜,瞳孔被一层本不该存在的膜遮挡。近日,经过手术,小敏终于能用虹膜进家门了。[详细]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