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再提分餐制你的饮食习惯能改吗?
导读:
“俗话说,病从口入,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伴随疫情在国内逐渐得到控制,国人关于吃饭的习惯也悄然发生变化,“科学防疫、文明就餐”的理念愈发成为人们的共识。分餐制跃...
“俗话说,病从口入,飞沫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伴随疫情在国内逐渐得到控制,国人关于吃饭的习惯也悄然发生变化,“科学防疫、文明就餐”的理念愈发成为人们的共识。分餐制跃升为网络讨论的热词,并且热度持续不减。各地的呼吁倡议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多数网民对分餐制表示支持,据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数据显示,有近40%的网友认同分餐制,超过50%的网友倾向于公筷公勺制,仅有一成左右的网友存在抵触心理。对于以盘装菜为主的中餐而言,公筷公勺相对于分餐制更容易为人接受,网民对公筷公勺的认可度也更高。”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我国在古代就出现了分餐和公筷公勺。在2003年“非典”期间,分餐制就曾经被提及并被很多餐厅所采用,但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其实,呼吁倡导分餐制一直没有停止过,中国营养学会有关专家表示,倡导家庭、社会使用公用餐具和分餐制,通过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减少肝炎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传播。同时,分餐可以较好把握食物摄入量,减少食用过量和铺张浪费。
据公开的数据显示,以被WHO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的幽门螺旋杆菌为例,据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旋杆菌学组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59%。
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的大数据监测显示,网民围绕上述信息的跟帖量较大,相关话题延伸出的讨论热度高企。从这些数据不难发现,随着各地“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的声音持续放大,“科学防疫、文明就餐”的理念愈发成为更多人的共识所在。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次走进公众视野。以兰州市在内的多地发出分餐制、公筷制或双筷制的倡议,4月1日,兰州市出台了地方标准,对公勺公筷的材质、颜色、长度、摆放位置、使用方法等都有明确规范,宅家吃饭也提倡人手一份公勺公筷。明确要求,公筷外形尺寸应当明显区别于其他备用筷,提倡家庭成员配备自己的碗、筷、勺、水杯等,外形或颜色上应容易辨别。在公筷公勺上宜印制(烫)“公筷(勺)”的标识或提示语;公筷公勺和私筷私勺之间宜通过造型、质料和色彩来区分;采用颜色区分,宜为红色或白色。公筷公勺分餐夹不得与自用筷(勺)混放混用,公筷公勺分餐夹等分餐用具摆放前应当经过严格的清洗、消毒,且应当在开餐前半小时之内趁热摆台。
4月1日兰州市发布的《兰州市餐饮分餐公筷公勺分餐夹使用规范》,这一标准适用于餐馆、酒楼、酒家、饭庄、宾馆(饭店)餐厅等餐饮企业,为餐饮行业实现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制定了地方标准。有人拍手叫好的同时,也有声音认为,这一标准想要真正推广实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体现在餐饮业,成本高就是一块硬骨头,与顾客的沟通成本、服务的人工成本等都在其中。
4月7日,记者随机在采访中提及此标准时,很多人认为“有难度”,以家中有老人一家三代同堂6人以上的家庭为例,按照50%配置,公筷3双、公勺3只,再加上自己用的筷子勺子,每顿饭饭桌上至少得有18份筷子勺子“齐飞舞”,混乱不说,收拾餐具肯定也会增加劳动强度。
另外,有市民担心增加了公筷公勺之后,势必会增加商家成本,到时候,增加的成本会转移到消费者头上,大餐馆酒楼可能相对容易实施,但是对于一般性小餐馆而言,增加这么多公筷公勺可能做不到。“在此之前实际上就有标准,按照要求,餐馆应当为顾客提供免费的环保餐具,但我们现在很多餐馆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提供的消毒碗筷还要额外收费,现在再增加这么多公筷公勺,餐馆势必也要收费,一旦收费,很多人就会选择不用公筷公勺。”市民唐先生直言不讳。
现在标准已经制定了,大家对于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都有了较为强烈共识,但政策和标准能不能彻底实施,还要看人们的自觉意识和各地的执行能力。
在家庭就餐或与朋友聚餐时,人们都习惯于拿着自己的筷子,到盘里夹菜,甚至也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以此表示热情和尊重。合餐虽然热闹,但也引发了一些卫生健康方面的问题。随着兰州等各地将使用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提上议事日程,并随即发布了公筷公勺分餐夹使用规范。在网络上,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支持。
@用户38:真的应该严格实行分餐制及使用公筷公勺,这样卫生一些。我们的一些餐饮陋习确实应该摒弃了,为了大家的健康!
@金驼漫步:这个规范好得很,早就该这样了。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都开展这项活动,改变过去的不卫生习惯。这是最应该提倡的卫生健康饮食习惯。
@Augustyu:可能在学生食堂待久了,都是一人一餐盘,平时也一个人吃饭,老早就感受到了与分餐同等的快乐。
@Artemis雅歌:建议餐厅标注使用公筷标志,并且主动提供公筷。不然聚餐的时候不好意思,人家以为嫌弃呢。
@一粒沙:最好能出台相关规定,要求餐饮饭店必须提供分餐,这样避免一些人碍于面子的尴尬,一部分人不理解的抗拒。
@苏苏:这个真的很值得推广,不光是新冠,甚至中国很多人都有的幽门螺旋杆菌,靠分餐也能有效杜绝传染,希望这会成为我们以后的习惯,而不是形式。
@张贻:希望分餐制成为常态化。@instance=this:家里已经实行分餐两个月了,还能防止不知不觉吃太多的问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