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早读 战疫后期的家庭教育三个关键词:独立、谦卑、视野

原标题:早读 战疫后期的家庭教育三个关键词:独立、谦卑、视野

导读:

  4月的南京,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梧桐树满是嫩绿的新叶,晚樱正积蓄着开放的力量。大自然将春天馈赠给我们,一同馈赠的还有生机、希望和美好。  全民战疫两月有余,全国各地陆续复工...

  4月的南京,一副春意盎然的景象,梧桐树满是嫩绿的新叶,晚樱正积蓄着开放的力量。大自然将春天馈赠给我们,一同馈赠的还有生机、希望和美好。

  全民战疫两月有余,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复学,马路上车来车往,行人行色匆匆,生活开始慢慢恢复正常。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这次特殊的情境教育,它不仅让孩子获得一次难得的精神成长,也给父母提供了探索、思考、学习的契机——经此一“疫”,我们的家庭教育目标和方向怎样调整?我们要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品质和价值观?

  这条疫情期间很多人都看过的新闻,却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但它传播甚广,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每当出现公共事件,舆论场上总会出现一些谣言。在全民抗“疫”期间,各种不实信息和谣言也不断传播。

  散布谣言者会受到法律法规相应的制裁,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谣言会存在并传播那么广?大众的质疑精神去哪里了?

  其实,每个孩子生来就是优秀的质疑者。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世界对他们来说,是新鲜有趣但也充满疑惑的。他们不断地问“是什么”“为什么”,并且努力寻找答案,以此方式提升认知,了解世界,从而建立自身的独立性。

  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质疑精神渐渐消失了。所以,这次疫情告诉父母,要从教育者的视角发现、尊重、维系孩子质疑精神,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让他们拥有判断和评估事实的能力。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要和孩子平等交流,以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以权威的姿态命令孩子。日常生活中,父母自己也要保持开放性思维模式,不盲从盲信。

  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在一次新生开学典礼上致辞时说:“教育,就是确保孩子能够辨别有人在胡说八道。”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夏洛的网》里,夏洛为了救小猪威尔伯,用蜘蛛丝织了四个词,其中有一个词是“谦卑”。这个词也适用于疫情之后的家庭教育中。新冠肺炎病毒微小到肉眼看不见,却给我们造成巨大的伤害。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并不是万物之主,不能有“万物为我所用”的自私心态。我们要保持一颗谦卑尊重之心,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融为一体。

  谦卑尊重之心还需要父母降低对孩子的高期望值。疫情让我们明白,能在春天里奔跑是多幸福啊。健康体魄、积极心态,对每个人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放下让孩子成龙成凤的高期望值,尊重、包容,让孩子按天性成长吧。

  在这场严峻的抗击疫情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温暖的场景。全国人民都是抗疫责任人,因为我们深知,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休戚相关。

  在抗击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一个叫许可馨的留学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在国内接受良好教育,享受较好物质条件,出国后却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侮辱同胞、蔑视祖国的言论,激发全民共愤。

  不知道许可馨父母此时有何感想,也许,他们正在反思家庭教育的失误和不足。他们一定后悔只关心女儿学习,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后悔发现不当行为没及时纠正,一味溺爱却不管束。

  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父母在家庭中倡导怎样的价值观。父母不只是教给孩子能力和习惯,最重要的是引领孩子的精神成长。精神成长,需要父母以精神引领精神。引导孩子养成良好品格的过程,应当贯穿于家庭生活的每个细节。

  你想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品质?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