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下城文晖摇铃收垃圾 老方法养出新习惯
导读:
“大家好,摇铃叮当来收垃圾喽。请大家动动手,把垃圾分好来投放,易腐垃圾放绿桶,其他垃圾放黄桶。环境关系你我他,举手之劳靠大家。” 上午十点,清脆的手摇铜铃声和小喇叭广播,...
“大家好,摇铃叮当来收垃圾喽。请大家动动手,把垃圾分好来投放,易腐垃圾放绿桶,其他垃圾放黄桶。环境关系你我他,举手之劳靠大家。”
上午十点,清脆的手摇铜铃声和小喇叭广播,准时在下城区文晖街道河罕上街区响起。经过一个星期的运行,沿街商铺老板们早已熟悉,这是定时定点垃圾清运车来运垃圾了。
文晖街道河罕上美丽小巷的改建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垃圾分类工作上,街道另辟蹊径提出了,配合河罕上历史文化底蕴,启用手持摇铃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在唤起人们对“老底子”街巷记忆的同时,用老方法养成分类的新习惯。
河罕上街区长500多米,有52家商铺,一半都是售卖瓜果蔬菜和肉类等副食品店,平时产生的垃圾比较多。以往,商铺老板们大多数是自己或者托人,把分类好的垃圾,运往城郊的垃圾集中堆放点,费时费力。
今年4月20日,经过前期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流水西苑社区在优化了一系列操作流程之后,“摇铃分类”进入了正式运行阶段。
“每个袋子我们都打开看的,分错的我们会现场指导更正,分对的才允许商户们将垃圾投放到相应的桶内。”垃圾分类志愿者刘金耀说,“现在,大多数商户分类都是对的。”(本站编辑 贾晓芸摘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