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养爱读书的习惯比“用什么读”更重要
导读: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可以说,数字化阅...
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可以说,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阅读偏好,让纸质阅读不断减少。
数字化时代,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不断提升,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普及,全民阅读的偏好也将更趋向于“数字化体验”。相较于传统的实体图书而言,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阅读方式因为有电子产品作为载体,携带方便且更有利于阅读的即时化。当然,数字化阅读也有缺陷,如数字工具的信息活动多频影响阅读的精度与深度,加上各种非阅读信息的干扰,容易造成碎片化阅读,从而陷入“浮躁阅读”的状态。
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手机阅读,还是在线阅读,抑或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都出现了明显的增长,而“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比例则继续出现下滑。这一升一降,导致出现了阅读的结构性差异,但此消彼涨的方式转换并不足虑。数字化阅读也好,书本阅读也罢,并无本质差异。在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培养爱读书的习惯比“用什么读”更重要,让更多的人爱上阅读,参与阅读并最终实施阅读,才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直以来未能有效破解的难题。
提高群体的阅读率,此项任务始终在路上。倡导全民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丰富文化精神生活,建设书香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外媒体曾发布一个读书报告显示,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犹太人读书是中国人的21倍。以色列先后产生了121位诺贝奖得主,这跟全民爱好阅读并保持全球领先的平均阅读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见,文化的繁荣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都离不开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一个民族若具有全民阅读的习惯,则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
培养全民阅读习惯是实行文化铸魂战略的出发点,但就当下而言,提高全民阅读的参与度与兴趣度,需要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引导、激发和培养,最终让爱读书成为全民行动。毕竟,只有解决了想读书这个前提,才会有之后“如何读”的升华。(堂吉伟德)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草原客户端,关注更多内蒙古更全、更新的新闻资讯。扫描右侧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