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原标题: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导读: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_家庭教育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同,但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也会 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从中选取最常见的 6 大困惑,请专家...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_家庭教育_幼儿教育_教育专区。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同,但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也会 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从中选取最常见的 6 大困惑,请专家给出科学的回答,希 望解决父母的困惑。 困惑 1 孩子为什么迷电视不迷书?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认同,但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也会 出现很多的问题,我们从中选取最常见的 6 大困惑,请专家给出科学的回答,希 望解决父母的困惑。 困惑 1 孩子为什么迷电视不迷书? “我的孩子看电视津津有味, 还特别迷恋卡通书, 对科普知识的书不屑一顾。 我怎样才能让他爱看书呢?” 原因: 1.从小没有培养阅读的兴趣,等孩子上小学后才来培养就比较困难了。 2.家里整天开着电视机,每天花上三个小时看电视的儿童都不喜欢看书,如果迷上了 打怪兽等计算机游戏,而不懂得控制时间,他也是不会喜欢看书的。 3.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时常会无意中打击了孩子的读书积极性。最常见的 是孩子在书店想买书,父母却说:“家里那本你还没看﹗” 措施: 1.“尽早阅读就是一切。”从孩子几个月开始就可以培养他的阅读兴趣, “爱他就陪 他阅读吧!” 2.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到图书馆。 3.家长应以身作则,让孩子留意到你的阅读的习惯。 4.对孩子的读本表示兴趣,并多加留意孩子阅读什么刊物。尝试与孩子一起讨论及交 流阅读的心得。 困惑 2 亲子阅读就是给孩子讲故事吗? “我的孩子 5 岁了,每天晚上我都给他讲一个故事,可是,孩子听过的故事就不愿意 听第二遍了,这样我得一天换一个故事,我该怎么办呢?” 误区:亲子阅读就是给孩子讲故事,不需要让孩子参与阅读。 正确做法: 1.应尽早让儿童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亲子阅读不是给孩子讲故事,而是给孩子读故 事,家长在为孩子逐字朗读的时候,可以一边用手指出书上的字,引导他注意到每一个字的 字形, 这样就把听到的字音和看到的字形一一对应起来, 从而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认识了很 多字,丝毫不会觉得枯燥和乏味,这是一种比单纯的识字教学更有价值的教学手段。 2.让孩子试着跟随大人一起朗读。大人每次朗读所使用的语言都应是规范并且相同的。 随着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孩子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语言。于是,在大人朗读的同时,他也 开始试着跟随大人一起朗读。通过这样的模仿,孩子开始从被动地听故事,一步步参与到阅 读中,并最终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大人还可以把以前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再次阅读,这 时由于曾经接触过这个故事,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兴高采烈。此时的分享阅读,已 不需要家长的太多参与, 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 孩子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地进行 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困惑 3 阅读就是孩子自己看书? “我经常给孩子买书,孩子也很爱读书。可是孩子还总是缠着我问书里的东西,搞得 我很烦。我认为阅读就是孩子自己看书,对吗?” 误区:家长忽视了早期阅读与对话、游戏、讨论等社会交往活动的结合,忽视成人对 孩子阅读的支持和示范作用。 正确做法: 1.亲子阅读很重要。阅读对于学龄前的儿童而言,首先是得到爱与快乐的途径,其次 才是汲取知识的手段。幼儿的阅读,与其说是一个掌握知识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与家长共 同游戏的活动。 2.孩子的好问,代表他们有足够的好奇心。父母是孩子生命里的第一位老师,当然应 该解答孩子的疑问。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 困惑 4 看图画算不算阅读? “我的孩子 7 岁了,还特别喜欢看那些很幼稚的图画故事书,正常吗?” 误区:早期阅读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凭借变化丰富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图画、相应的 语言文字以及成年人的语言讲述,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正确做法: 图画故事书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 阅读图画故事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可帮助学前儿童具备大量的知识、经验和策略,对学前儿童的语言、想象、思维、情感及审 美能力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利用好图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文字,并结合上下文 和图画学习生字词。因此,即使幼儿已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图画故事书仍然对幼儿 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 困惑 5 早期阅读=识字? “我经常给孩子买一些生字卡片或看图识字之类的书,现在我的孩子刚满 4 岁,她已 经能认 600 多个汉字了!我这样的做法对吗?” 误区:早期阅读不等于识字。 1.识字和阅读不可分,不能脱离阅读谈识字。现在市场上的识字卡片实际上就是脱离 了阅读的识字。在阅读中自然识字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 2.孩子会识字,但不一定会阅读。有些孩子认识了很多字,但缺乏阅读兴趣。他们即 使认识了一句话中的每一个字, 却不能把所有字的意义连贯起来, 完成对整个句子意义的理 解,表现出阅读理解能力差的问题。 3.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于“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 家长必须明确地认识到,让年幼的孩子进行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并不在于让他 在阅读中学习到多少知识, 而是让他掌握一些与阅读活动有关的基本技能, 培养阅读的兴趣, 养成进行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其今后的正式阅读。 困惑 6 阅读是孩子上学以后的事? “孩子还没上学,还没有一定的识字量,怎么可能阅读?” 误区:一是忽视早期阅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二是过于强调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忽视 了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对汉字的伴随学习。 正确做法: 1.有关研究表明,早期阅读的起始时间以 9 个月到 1 岁为宜。如果家庭教育的方法适 当,孩子早期阅读能力就可能较早出现。 2.有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史上危害最大的错误认识,即各种阅读教育都应当 放到孩子 6 岁以后进行。” 众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儿童的早期阅读至少具有以 下 5 个积极作用: 一、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 二、是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孩子智慧发展的钥匙; 四、有助于发展今后学习所需要的阅读技巧; 五、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6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