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东方时评丨儿童夏日溺亡事件何时不再上演

原标题:东方时评丨儿童夏日溺亡事件何时不再上演

导读:

  5月2日,达州市大竹县庙坝镇两名初一学生溺水身亡。1日晚学生未回家,2日下午救援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四川在线日)  又一起儿童夏日溺亡悲剧。家长的伤心、社会的遗憾,自不必...

  5月2日,达州市大竹县庙坝镇两名初一学生溺水身亡。1日晚学生未回家,2日下午救援上岸时已无生命体征。(四川在线日)

  又一起儿童夏日溺亡悲剧。家长的伤心、社会的遗憾,自不必多说。问题是,像这样的夏日儿童溺亡等悲痛安全事件,事实上在近些年尤其是热天、暑期等时常发生,此次这一血的教训,再次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并不新鲜、但又十分严肃和亟待再次高度正视的问题,那就是热天、夏日儿童安全,到底该怎样打开、该怎样确保?

  应该说,关于暑期儿童安全问题,时下不管是家庭、社会仰或学校等,对此都有了一定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也不缺乏相关的引导和教育。比如近些年每到热天、暑期等开启之前,不少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都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暑期安全教育,并让学生把暑期安全的倡议书带回家庭,让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并签字之后再对回学校。甚至开通专门的安全教育平台进行家校共育等。关注儿童热天、暑期等安全,由此可见一斑。

  但遗憾的是,热天、夏日儿童安全事件还是毫不缺席的一次次出现和刺激人们的神经。背后原因也许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笔者以为,现在的儿童暑期安全教育效果不理想,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的因素。

  以学校安全教育为例,不少地方的确是把这项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又是开通儿童安全教育平台,强力要求让家长注册会员学习,又是印发倡议书让学带回家让家长签字,留下学校重视儿童暑期等安全教育的“痕迹”。但需要深问的是,这些安全教育平台的开通,对家长来说开通着容易,但到底有多少人在线学习,教育效果有多大,有关方面统计调查过吗?

  同样的,引发儿童防溺水倡议书让学生带回家让家长签字收回,请问学校是否对这样的效果进行必要的调查与研究?不得而知。但一个浅显的道理是,对孩子来说夏日等安全教育,久久为功接续的长期开展才有更好的效果,才能更入脑入心,单次再有声色的安全教育,其效果肯定也是有限。就此而言,不厌其烦、一次次安全警钟长鸣不可或缺。

  可以说,目前热天、夏日儿童安全,我们缺的不是安全教育的共识与行动,而是持续、常态的不厌其烦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效果的有效彰显。这也告诉有关方面,在儿童热天、暑期等安全保障的问题上,只有始点没有终点,需要继续积极发挥智慧,采取必要措施,不断强化完善教育保障的效果。

  一方面,对于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保有一定的形式当然未尝不可,但更重要的是要让相关的教育常态化、效果入脑化、行动指导化。同时,各地也要根据实际,对一些看似极小概率但却有危险存在可能的安全项目知识,进行科学全面的宣传教育,不因小概率而忽视。此外,针对相关的安全教育,也要制定必要效果考核机制,推进其扎实深入开展;另一方面,在防范安全的设施布置等方面,要切实做到全覆盖和有效性,不因小概率而空白和遗漏。比如早在2018年,河南省平顶山市教育局在河边安装了“防溺水人脸识别智能系统”,从源头上防范儿童夏日洗澡溺水这一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赞誉。

  当然,对儿童安全教育保障来说,家长也有着无可推卸的直接责任。这些道理应该说不新鲜,但儿童暑期安全悲剧的一次次上演,也就说明这些还是做得不够好,亟须我们重视和反思。随着高温天气和暑期的到来,诸如儿童洗澡溺水等概率再次快速上升,期待相关方面早做准备、做有效准备,把类似儿童夏日等不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最好为零。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7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