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北大妈妈收9980元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你会付款吗?

原标题:北大妈妈收9980元分享家庭教育经验你会付款吗?

导读:

  原因是她开办了一个收费QQ群,分享自己家庭教育的经验,每个家庭收取年费9980元,不开发票不退费。  全网智商高地的知乎是骂战的主阵地,网友们认为植竣妈妈做收费家庭教育课程...

  原因是她开办了一个收费QQ群,分享自己家庭教育的经验,每个家庭收取年费9980元,不开发票不退费。

  全网智商高地的知乎是骂战的主阵地,网友们认为植竣妈妈做收费家庭教育课程把大家都“气笑了”,她怎么配呢?

  “据说还是拿了一个小奖降分进的北大,如果这样的家长就能收费9980元一年,那么那些拿奥数金牌直接保送清北的,以及各省状元的家长,是不是可以收5万10万了?”网友振振有词,强调医人者必会自医。

  实话说,我第一眼看到这则新闻时,确实被“北大妈妈”、“9980元”、“不退费不开发票”的关键词激起浓浓反感,因为这几个词汇暗示出的形象是一位抱名校大腿,无视孩子名誉,自以为是的妈妈。

  从事教育行业多年,我认识的KOL家长不少。我看着他们最初怀着热情免费分享自己的育儿理念,获得认同感。后来粉丝多了花的时间也多了,大家都要糊口,有些KOL就在半推半就下思考流量变现。

  出书,拉群,开博客,写公众号,接广告,做咨询,开小课,各显神通……知识付费时代,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他们中有本身是名校毕业的高知家长;有孩子特别优秀的“哈佛妈妈”,“耶鲁妈妈”;有些的孩子也就略比普娃优秀,只是特别投入,分享欲又比较强;还有些老师、心理咨询师等等。

  育儿经分享门槛不高,也没有行业标准,没规定有什么证书才能上岗,孩子必须达到什么标准才配“传道”。无论哪个门派,都有各自的道理,都能自圆其说。

  名校妈妈未必分析得有心理咨询师专业,但心理咨询师对择校可能就没有一线父母门精,老师可能还不如一个普通妈妈有同理心。总之,才艺行不行不重要,有观众缘就是本事。

  所以我再回过头去看植竣妈妈的博客,如果不是“北大妈妈”的标签,她与活跃在网络中成百上千个KOL妈妈并无二致。她自己也说,做家庭教育工作已近20年,孩子进了大学才动了变现的念头。

  植竣妈妈的博客上有1500余篇文章,从2007年开始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和教育反思。其中涵盖了298篇“我的教育生活观”,214篇“小竣的成长”,82篇“对线篇“答网友问”。

  作为一位母亲,她在教育子女方面倾注了很大的心血,这些记录下来的素材起码让一些想取经的家长去判断是否有价值。想必在写博客的十几年间,植竣妈妈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粉丝,将近2000人花9980元进群也足以证明这点。

  至于她分享的育儿经验,如果你读过几本育儿书籍,孙瑞雪、尹建莉、无条件养育、正面管教、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甚至看过几本儿童心理学、脑科学育儿、认知心理学之类的书,植竣妈妈的内容确实没什么稀奇,不过就是把主流育儿理论,通过实践记录、归纳了一番,大方向上也没什么问题——温和而坚定,尊重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要知道绝大部分家长可能沉不下心来看那么多书,自省能力不那么强,他们想在零碎时间学一些常识,在孩子发生问题时,听听旁观者的建议。即便是我看了不少书,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还是会对自己的判断没有信心。

  “教育方法也算得上是别人的知识产权,有偿收费也合乎情理,至于依法纳税的问题是税务部门的事情。看过她的文章,认可她的理念,觉得值就付钱,你觉得不值也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另一些抨击植竣妈妈的网友挂出观点是:植竣妈妈的课程本身就是收智商税,因为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大。

  “有基本经验的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要提高高考一本率,最重要的核心是生源,其次才是师资,最末才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根本没那么重要。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考上了好的学校是自己的功劳,但实际上能不能考上好大学一方面是家长资源,一方面是孩子的天赋。家长提供资源之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捣乱’。”

  更别说,成天对着一个磨蹭到你肠子都发痒的孩子,忍住不吼不叫,还要坚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也不是一朝一夕能修炼出来的。

  当所有的理论都是科学的,你还会碰到孩子个体差异、跟队友的分歧、与环境的冲突、与学校的关系等等,现在的教育注定回不到当年田园牧歌的状态中去了。

  热心网友还举了个例子,说贫困山区的某某考上了北大,人家父母没什么文化,接受采访时谦虚的说:“都是孩子自己努力,我们没出什么力。”推论出家庭教育没有用,人家孩子自己努力。

  有些父母是靠刻苦学习,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之路,而有些父母则是靠着天分,凭着本能就知道如何养好孩子。

  我相信现在也不会有父母只要孩子考上好学校,将来的幸福,心理健康都是不在乎的。只要能拼出好成绩,自杀有什么关系?

  所以,家庭教育的目标远远不止考上好学校那么粗暴,它关乎孩子一生的幸福。不仅重要,而且影响深远。

  话说回来,这些是“术”方面的问题,相当数量的家庭教育问题出在“道”的层面,归根到底是我们不尊重家庭教育本身的规律。

  家庭教育是一项润物细无声、长期坚持才会有效的事 。即便你掌握了所有理论技巧,吼一天、打一天、爱与尊重一天,孩子只会觉得你是情绪不稳定,神经兮兮。

  如果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跟你说,听了他的课3个月收获一个脱胎换骨的孩子,他才是在收你的智商税。同理,如果一家培训机构号称孩子能够提多少分,也是假的,都是假的。

  的确会有原生家庭一塌糊涂,但是孩子出类拔萃的故事,但考虑到“幸存者偏差”因素,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的孩子,他的成功和幸福的概率一定更高些。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