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黄晓明被全网吐槽的背后:家庭教育中你会是“明式教育”吗?

原标题:黄晓明被全网吐槽的背后:家庭教育中你会是“明式教育”吗?

导读:

  最近新一季《中餐厅》热播,但相比节目本身,“教主”黄晓明的奇葩表现似乎更能成为热议的话题,凭借着雷人的“明言明语”,不仅创造出了“明学”。  在这一季的《中餐厅》中,黄晓明...

  最近新一季《中餐厅》热播,但相比节目本身,“教主”黄晓明的奇葩表现似乎更能成为热议的话题,凭借着雷人的“明言明语”,不仅创造出了“明学”。

  在这一季的《中餐厅》中,黄晓明第一次作为店长成为领导层,本以为曾经参加过节目的黄晓明会带领大家顺利地开展工作,没想到这季中餐厅却引来众多网友的吐槽。

  店长黄晓明的“明言明语”不断冲上热搜,各种独断专行的“霸总”发言层出不穷,例如最有名的“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很难想象这句话发生的背景是杨紫的手受了伤,觉得没有很严重,自己可以处理,不需要去医院,而黄晓明觉得必须要去。

  看杨紫的表情,我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面对着“不要你觉得你不冷,妈妈觉得你冷你就是冷”的“黄晓明”式家长,虽然知道父母是在关心我们,但还是觉得有些疲惫和无奈。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家长会因为觉得孩子还小、还什么都不懂,所以忽视孩子的意见,导致孩子失去自己发现和看见的能力。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推论。给他们尽量少些控制,引导他们自己发现。”

  在餐厅设置菜单的这个环节中,关于要不要设置单人套餐的这个问题,大家都认为在只有一个大厨的情况下,单人套餐不仅工作量大,一个人难以完成,而且顾客也不一定能吃完,很可能会造成食物上的浪费。

  这个态度也引起很多网友的吐槽,让我想起来一些绝对权威式的家长。其实黄晓明的话,换一种方式说,就是生活中的爸爸妈妈。

  “你还小,你不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听我的。”“这些你不用管,你就听我们的话就行了。”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有时家长总觉得孩子还小,习惯性地忽视孩子的意见,让亲子关系变成“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都听我的”这种模式,反而会让孩子越发抵触,甚至有些孩子因此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少年说》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男孩,来自国防班,学习成绩不错还打得一手咏春拳,但他的烦恼却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够给他一个长远的目标。

  -学习退步了,就限制他玩乐的时间。在父母设定的目标下,他发现自己超越了很多同龄人,也一路升上了高中。这时父母觉得孩子有了自己决定的能力,不再给他设定目标,而是放手让他自己走。可这个一直靠父母指引的孩子,觉得自己不行了。当家长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决定,要求孩子听话的时候,却忽略了孩子迟早有一天要独立行走,而家长的爱,反而变成了一种束缚。

  经历了一个兵荒马乱的中午之后,黄晓明作为店长带着复盘中午出现众多状况的原因。话题又回到了单人套餐上面,王俊凯直接指出:我们不应该做套餐。结果被“霸道总裁”黄晓明直接否定了这个原因,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备菜不够,主厨也应该提前准备好菜式,避免手忙脚乱。

  黄晓明:“买!冰箱也可以买!”林大厨说提前备菜会影响菜品的口感。黄晓明:“那你必须要解决,这是你的问题。”

  -“我仿佛看见了什么也不懂,也什么都不听,又什么都要做主的甲方。”亲子关系间,最需要的是沟通和理解,试想一下当孩子考试失利时,家长第一时间不是鼓励孩子,帮孩子分析考试失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而是说:“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孩子的心中会有多么难过。当孩子犯了错误后,有时不用家长说,他们就已经能够认识到自己错了,这时他们更加需要的不是家长的指责,而是理解和帮助。理解他们犯下错误的忐忑,帮助他们改正所犯的错误。

  美国著名作家杰弗里·伯恩斯坦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中写道:“没有哪个人因为父母太理解而过上不幸的童年。”其实,很多网友在吐槽黄晓明时,也能够理解,他是为了整个餐厅好。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那些为了孩子好,却总是不得其法的父母。——围绕在孩子身边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都倾囊相授,但却忘记了孩子有时也会有自己的想法,不愿意停下来去听一听身边那个孩子的声音。

  正如黄晓明的决策让大家手忙脚乱,有时候拖慢孩子脚步的,或许也是来自父母的沉甸甸的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