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人际关系之定义

原标题:人际关系之定义

导读:

  CHAPTER 1 認識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的定義紛歧,但人際關係卻是和諧社會的 必要條件,是人的基本社會需求,可助人自我瞭解, 可達到自我實踐與肯定,也可用來自我檢定社會心...

  CHAPTER 1 認識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的定義紛歧,但人際關係卻是和諧社會的 必要條件,是人的基本社會需求,可助人自我瞭解, 可達到自我實踐與肯定,也可用來自我檢定社會心理 是否健康。故一個社會人就不能不正視人際關係,只 要肯用心,誠意地抱著學習的態度,也都可以擁有好 的人際關係。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人是社會動物,不能沒有人際關係,況且人際關 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 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 個人與組織之關係也有極大的影響。但每個個體都 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 價值觀,要彼此尊重、了解、包容、欣賞,並能建 立真正的友誼,是何等的難得與不容易。 1-1-3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一、人際關係之定義 狹義的人際關係則專指友伴、同儕、同事的人際 互動關係(徐西森,民 87 ; Devito,1994 )。指人與 人之間,在一段過程中,彼此藉由思想、感情、行 為所表現的吸引、排拒、合作、競爭、領導、服從 等互動之關係;廣義的定義則包含文化制度模式與 社會關係,如親子關係、兩性關係、手足關係、師 生關係等人與人之間任何型態的互動關係。 1-1-4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二、人際關係的重要性 人際關係之外在表現即是倫理,讓各種團體或組 織內每個組成分子均能按其角色、職責、位子而有 適當之思想、言語、行為模式及價值觀,而達良好 之組織氣氛,進而提高組織效能。人際關係的重要 ,可分由下列四點說明: 1-1-5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一) 人際關係是人之基本社會需求 健康和自主是人類基本需求中兩個不可或缺的前 提,也是參與社會生活的要件。 如果遭到剝奪或拒絕不僅是道德上的瑕疵,更會 造成政治上的困境(王慶中,2000)。 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都有很大 的影響,人際關係是人之基本社會需求。 1-1-6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二) 人際關係可助人自我瞭解 個人對自己的認識愈多,瞭解愈深,也愈能夠清 楚地向他人表露自己內在的想法、態度、情感、喜 惡、專長等等,讓別人更加瞭解、認識我們,這就 是自我揭露,而別人對我們的反應和回饋,也會進 一步增進自我的認識與瞭解,經由自我揭露與回饋 ,我們更加認識自己、他人也更加瞭解我們。 1-1-7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三)人際關係可達到自我實踐與肯定 美國每年大約有十七萬五千至二十萬人自殺,而 這些人自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想要結束或脫離孤單 、寂寞、不愉快、或失望的人際關係( Adler, & Towne, 1981)。 1-1-8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四) 人際關係可用來自我檢定社會心理是否健康 人際關係不但影響一個人是否快樂,是否對生命 感到滿意,也影響他們的生理健康情形。 1-1-9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三、人際關係之本質 1. 個人品德修養 2. 對人生目標的體認 3. 人際關係建立的步驟 4. 環境條件的營造 5. 角色的認知 6. 及社會行為的一般規範之遵守等。 1-1-10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四、人際關係之類別 (一) 權力之人際關係 也有人稱之為職場倫理。含有官僚的階層體制, 領導者有憑藉組織、制度、法紀,讓被領導者服從 其指令的權力。其領導的內涵大致可分為:思想意 念、精神意志、學識才能及政策方法。 1-1-11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二) 專業之人際關係 是一種影響力的展現,著重主觀之優越條件,其 影響力的發揮必須建立在專業的、人際的、法治的 與利害的幾項基礎之上。 1-1-12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三) 家庭之人際關係 以感情、血緣為基礎。 每個人在家庭裡的人際模式會延伸至他的社會生 活。他在家庭中與某一個人相處的模式,也會在社 會上找到類似的對象重覆他既定的人際模式。 1-1-13 第一節 人際關係的定義與內涵 (四)友情之人際關係 第一個階段,也就是零接觸的階段; 第二階段即是知曉階段; 第三個階段是表面接觸(surface contact)階段, 亦即雙方開始互動,當雙方的互動開始增加,彼此 的關係開始發展,而且互賴程度逐漸增加,即是進 入相互關係(mutuality)階段。 1-1-14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 「人之生也,不能無群」,人際關係乃是現代人 重要的生活課題與學術議題。人際關係本質上是一 門科學,也是一項藝術。 1-1-15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 一、霍桑試驗 梅奧對這種「傳統假設與所觀察到的行為之間神 秘的不相符合」,做出了以下解釋: 1. 影響生產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條件;而是 工人自身。 2. 在決定工人工作效率因素中,工人為團體所接 受的融洽性和安全感較之獎勵性工資有更為重 要的作用。 1-1-16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 發現人際關係在工作中的影響;指出工人是「社 會人」而不是「經濟人」,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 織,工人不是被動的,孤立的個體,他們的行為不 僅僅受工資的刺激,影響生產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 是待遇和工作條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際關係。 1-1-17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 二、人際需求論 Schutz 認為人類人際關係的和諧來自於人與人之 間有三方面需求的相容互補。當人與之間的人際需 求是相悖衝突時,則人際關係的發展自然會不良甚 至惡化。 Schutz(1966)指出人類有下列三種最基本的人際需 求:愛(affection)、歸屬(inclusion)和控制(control)。 人際關係乃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人與人之 間的關係是否改變、建立與維持,端視雙方的人際 需求程度是否一致符合。 1-1-18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 三、社會交換論 人際互動的報償評估是當 報酬 1時,人際關係會 代價 持續;當 報酬 1 ,人際關係會終止。 代價 1-1-19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 四、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理論的三項主要假設是: 1. 人對事物所採取的行動,是以這些事物對個人 的意義為基礎; 2. 這些事物的意義源自於個人與其同伴的互動, 而不存於這些事物本身之中; 3. 當個體在應付其所遇到的事物時,會透過自己 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這些意義。 1-1-20 第二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 人們透過詮釋他人的語言、姿勢和符號,來進行 溝通如互動,預期對方的反應為何,以便適應彼此 。人們在互動過程中會對他人的觀念加以猜測分析 ,並以此為反行為的參考。 1-1-21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人際關係既是一種狀態,它便是流動的、易變的 、非恆定的,於是如何與人建立或維持良好的人際 關係並不容易。 溝通是人際關係建立的最核心能力。 1-1-22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一、人際關係的發展階段 DeVito(1994)認為,可以分為六個階段: 1. 接觸期(contact stage) 2. 涉入期(involvement stage) 3. 親密期(intimacy stage) 4. 惡化期(deterioration stage) 5. 修復期(repair stage) 6. 解體期(dissolution stage) 1-1-23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從開始到結束又細分為十個不同的行為 1. 關係的開始或建立 2. 吸引 3. 開始交談 4. 持續交談 5. 邁向親密 6. 關係的穩定 7. 關係的瓦解 1-1-24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8. 開始覺得不滿意 9. 感情變淡 10. 結束 1-1-25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二、人際關係中的策略 (一) 操縱策略(manipulative strategies) 故意顯現嚴重不忠實的證據,使對方不得不對關 係的結束採取行動。 1-1-26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二) 退縮/逃避策略(withdrawal/avoidance strategies) ( 不知道就不會有傷害 ) 是一種達到目標的間接方 法。 1-1-27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三) 正向溝通策略(positive tone strategies) ( 我/我們都受益,但是時間沖淡了一切 ) 是指刻 意地使用正向的溝通策略。 1-1-28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四) 坦誠面對策略(open confrontation strategies) 坦誠面對策略 (open confrontation strategies)( 誠實 評估)是直接而肯定的處理關係的方法。 1-1-29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建立與維持 三、增進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能力,是維繫良好 人際關係的首要條件 1. 深度自我認識及接納 2. 將心比心的站在對方立場設想 3. 要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不要讓不好的情緒影 響了與周圍的人的關係 4. 常持誠懇的態度、謙卑溫柔的心,適度自我表 達 1-1-30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62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