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战隼的学习探索

原标题:战隼的学习探索

导读:

  这篇文章发在知乎和微信上,在Blog上再发一个带链接的版本。对微信上以前的部分文章做了一些分类和汇总,各位读者还可以在微信输入一些标题中的关键字,如【注意力】【拖延】【时间...

  这篇文章发在知乎和微信上,在Blog上再发一个带链接的版本。对微信上以前的部分文章做了一些分类和汇总,各位读者还可以在微信输入一些标题中的关键字,如【注意力】【拖延】【时间管理】

  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和实用性都非常大。只有实践这些技巧才会对你有用,看完、收藏起来不会用有任何的改变。

  让生活变得简洁而高效只需要一条规则,就是照管好自己,保持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控制好自己的内心,从加法生活过度到减法生活。

  这是微信(read01)上三月份发的文章,新出的战拖书籍,作者是一个专业研究拖延症的大学教授,他的播客比较有名,同时也是著名Blog(今日心理学)的作者之一,书中精选了10篇文章,并在书中后半部提供了英文原版,建议花些时间把英文版读上几遍。每篇后面提供了一些练习作业,可以按要求完成。

  拖延症是一种明知道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自身做事的态度,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拖延症是一种不必要的自愿推迟。当在生活中学会停止不必要的自愿耽搁时,我们就会活得更加充实。

  拖延是对生活本身无所适从的问题,幸福来自我们对目标的追求。当我们在推迟自己的目标时,就相当在拖延自己的生活。

  拖延会影响健康,一是由拖延引起的压力,比如焦虑会影响免疫 。二。拖延者会不必要地延误一些健康行为,比如锻炼、饮食和睡眠。

  要解决拖延症,关键是要解决短期情绪修复优于长期目标追求的问题。不要屈从于感觉良好,勇于接受应该做的事。

  在拖延的刹那,第一步是要保持原样。也就是说一旦我对手边的任务感觉情绪消极,我就保持原样,不停止工作,不推迟任务,也不逃避。

  在为未来行动做打算的时候,我们会关注当下的情感状态,并且错误地认为我们在将意图化为行动的那一刻,情感状态会和现在一样。而事实上,但我们打算实施一个未来行为时,我们的情感状态一般都异常乐观。

  这是我在微信(read01)上首发的文章,最近在知乎得了1万多票,如果你还没有关注我的微信,马上来关注一下,开始你的100天行动。

  对这方面有些研究,分享一些改变性格和人生的习惯,会慢慢更新一段时间,这会是一个很长的文章,请大家有些耐心。

  我花了好几年时间在研究习惯,同时在微信(read01)上发起100天行动,通过100天来培养一个好习惯,到现在(20141207)为止进行了1年半左右,有数万人参与,在各种不同途径收到几千人的反馈和总结,从大家的反馈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同时现在也在做一些习惯养成方面的培训,对这个问题有很多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

  培养这个习惯花了好几年时间,这个习惯是时间管理中一入门就要做的,刚开始时可以按小时来记录,当时你记录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时间到底哪去了,真实的反应出自己把时间都花在哪了。

  人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如何努力,表现还行,当你开始记录和统计自己的时间花销之后,才会真正认识到一天中真正花在有意义事情的时间少得可怜,一不小心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不管你是谁,有什么梦想,只要你看看你的时间花在哪了,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时间是没办法做假的。

  再次推荐奶爸的这本书《把你的英语用起来》,书中的关于坚持的建议非常实用,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书的外语学习方法比较系统,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看到效果。

  事实上,不管学英文还是减肥,坚持都是很多人难以克服的大难题。大家如果上过社交论坛,会接触到打卡这种行为。而在各类打卡帖中,最常见的文字和语言情绪应该就是下面这种:

  觉得自己很没用……累什么的都不是借口,你上午踩着高跟鞋逛了俩小时你怎么不喊累,你洗澡洗两个钟头你怎么不喊累,你在猫组潜水看各家猫咪的照片你怎么不喊累,看几分钟音标你居然就睡着了,音标是催眠的啊啊啊?你妹!

  这种自我辱骂的模式并不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正面激励方式,只能不停地给自己消极反馈,这样只能使你的英语学习越来越糟糕。

  那么,真正的正面激励以及可以让你坚持下去的机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笔者和学好英文或者减肥成功的朋友们讨论过很多次这类话题,又阅读了大量类似Willpower Instinct(《自控力》)这类的实用心理学书籍之后,最后得出了几个比较简易上手的方法和策略:策略一:尽量杜绝社交网站的影响

  这种自我监控模式在豆瓣网和人人网上最为流行,以豆瓣的好习惯小组为例,每天新增的打卡帖成百上千。翻翻以前的打卡帖就会发现毅力和坚持这种事情在那里是个彻头彻尾的笑线%的人一开帖都是决心极大的样子,可最多不到3个月,基本都半途而废了。拿我自己的小组举例,用数据说线篇以上,目前还在坚持学习的只有“囧囧有神”博士一个人。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学完了我的大部分教程,再用半年时间练练写作和阅读原版论文教材,英文大成是很轻松的事情,很励志是吗?可看看成功率吧,百分之一……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当你下定决心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比如戒烟或者减肥,最好keep it to yourself(只让你自己一个人知道)。因为当你和别人分享的时候,这种分享的行为会造成一种假象和错觉,大大减缓你真正做成事情之后的满足感,继而无法对你的坚持性行为产生驱动力,所以在事情没做成前不要到处列计划宣扬,这会大大降低你的成功率。

  笔者本身就是最好的例子,写作时把网线拔掉,除了迫不得已查阅资料的时候才查一下,不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这本书根本完成不了。笔者身边的朋友也多是用这种策略,一个朋友大学时干脆把人人网注销,游戏全删,愣是坚持了两年,最后甚至把电脑锁在柜子里,钥匙扔在家,需要上机就去学校机房,他后来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另一个朋友做得更绝,把家里网线剪了,把所有游戏、电影、有歌词的歌曲都删了,把智能机换成砖头机,把平板电脑锁在柜子里,在锁上贴张纸条:“再不学习就拉低国民IQ!”她的BEC(商务英语考试)高级很轻松考了A,毕业时很轻松就找到了一份外企的工作。

  (注:关于打卡的说法,我正好是反例,从2011年5月未开始在微博上早起打卡,一直坚持到现在,偶尔会有失败的时候,但早上起来用NextDay 发条微博,真是已经是习惯了。)

  绝大多数的人都会遇到拖延问题,在某本书上看过一项调查研究,70%的大学生都存在拖延的情况,在正常的成年人中也有大约20%的人每天出现拖延情况。拖延症与智力并没有什么关系,据说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也是拖延症患者;研究进化论的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也是拖延症患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洛夫也是拖延症患者,他准备把朋友的行李从印度邮寄到美国,可以这一拖竟是8个月,以至于他在1991年的论文《拖延和顺从》中写道“八个月里每早醒来我都决定第二天早上去把箱子寄给斯蒂格利茨。”

  其实拖延就像是一种心理上的逃避,一件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困难,也有可能让我们利用其它事情为借口,进行逃避。 而结果是,越拖下去压力越大。而目前常用的战拖方法,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注重内心成长和价值观梳理,另一类注重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

  我对任务解决和时间管理这类有些研究,目前比较管用的方法分为三种:规律的生活习惯、小系统和五分钟策略。这种应对方法无法解决所有的拖延问题,偶尔还会失控,但对我而言,努力把生活中重要事项做好,控制好精力,通过习惯来达成自律,能大大减少拖延对我的影响。

  总能听到有人跟我说很忙,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际这句话大都是借口,同时时间管理做也做的也不好,应该我跟我学学。

  知道么,只要每天坚持10分钟,有时就会改变你的人生,从明天开始选一项试试,有效果了告诉我一声。千万别一下选的太多。

  要注意目前为止所有收到效果的,最少要100天左右,你可别指望做个一、二个星期就能看到收获。-大家一起坚持100天来培养时间管理习惯第一个答案是我的:

  原来是看著名的八分钟腹部运动的视频,但开始练的时候发现自己坚持不下来,然后就找个简单一点的腹部运动的App,从头做到尾共10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

  这个App 我的每天运动(2)Daily Workout ,类似的App有好几个,差别都不大,主要在于坚持。 最近一个月改成 8 min abs LEVEL 1 ,这个效果更好一些,现在已经看到一些线分钟写晨间日记,花了一、二年后发现有很大的变化。

  随便搜索一下就能找到自己某一天在做什么,有哪些习惯坚持下去,哪些失败了,当天有哪天事情值记录的,遇到了什么问题。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6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