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教育】家长关心这5件事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原标题:【教育】家长关心这5件事就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导读:

  时尚的包装、讨喜的味道,电子烟虏获了一批年轻人的“芳心”。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电子烟的人数达1000万,以15~24岁...

  时尚的包装、讨喜的味道,电子烟虏获了一批年轻人的“芳心”。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电子烟的人数达1000万,以15~24岁的年轻人为主。

  然而,对未成年人具有吸引力,外观时尚、像糖果一样的电子烟,事实上并不美好。调查发现,电子烟存在潜在重大健康安全隐患,对青少年的健康构成巨大隐患!

  2019年,位于美国底特律一名年仅 17 岁的少年因吸电子烟导致“完全肺衰竭”,不得不接受双肺移植手术以保性命。

  医生展示术前(左)、术后(右)患者肺部对比图(来源:Henry Ford Health System)

  号称健康的电子烟,为何拥有如此“致命性”?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电子烟当中主要的成分是尼古丁,其本身是成瘾性的物质,过量摄入尼古丁可能危及生命。此外,电子烟释放的气溶胶中,许多成分是已知有害的致癌物质。电子烟的厂商为了增加吸引力,在烟液里加入的添加剂、调味剂,在加热后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更是百害而无一利。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可能对大脑发育造成长期不良后果,可能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障碍等,还可能会增加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吸烟相关疾病的风险。

  目前,国家要求电子烟企业不得网售电子烟,也要求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期待有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更加关爱青少年的市场环境,为孩子们的健康撑起一把善意的保护伞。

  近些年,脊柱问题越来越低龄化。2015年,广东省中山市在一项涉及31所中学的脊柱侧弯筛查项目里,中山市近4万学生中有2000余人出现检测结果异常情况。据上海长征医院脊柱科专家介绍:脊柱侧弯是继视力异常、肥胖及社会心理性问题之后第5大青少年常见病,发病率为2.7%。

  “青少年脊柱侧弯”一词很多人听说过,却不知道这个疾病对孩子的一生影响有多严重。抛开先天性因素,造成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2、不良的学习及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造成颈椎长期处于超负荷承重状态;此外书包等负荷过重,也会造成脊柱生理曲度异常。

  随着年龄的增长,脊柱有异常的孩子塌肩、畸形的情况会愈发严重,逐渐引起肋骨和胸廓的畸形或腰椎结构的改变,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甚至瘫痪。

  很多家长直到孩子发展成较严重畸形后才送医,致使有些患儿需要手术治疗。如果能为青少年进行一次脊柱侧弯筛查,让患儿在早期接受保守治疗,可使70%侧弯青少年免于手术。

  疫情期间,不少人宅在家无法外出,平日吃饭、看电视、刷手机、看书,都离不开坐着。坐的时间一长,各种坐姿都出来了,有盘腿坐的,有歪坐的……预防孩子脊柱出问题,请老师家长监督孩子们养成好的坐姿和走姿习惯!

  1985年至2020年,中国主要大城市0~6岁儿童肥胖人群由141万增长至 531万;儿童期肥胖会使成年期肥胖、早逝和残疾的几率更大。

  相信家长老师们也注意到,近些年,越来越多未成年人开始患上成人病,肥胖引起的“三高”越来越低龄化,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进食量适中,不过饱,为了增加饱腹感,餐前可先吃水果和汤类。少吃糖果、点心等甜食,少吃油腻食物。吃饭要细嚼慢咽,防止狼吞虎咽,两餐间的零食可以以水果和玉米花一类的小食品来代替糖果糕点。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合理安排作息制度。睡眠时间不要过多,饭后不要马上看书或看电视,晚饭与上床睡觉之间最好有3小时的间隔。

  青春期发胖是很正常的现象,提醒孩子:千万不要强行采取饥饿疗法或减肥药物来降低体重!如采取饥饿疗法或减肥药物来降低体重,会影响青春期正常发育甚至发生青春期厌食症。正确的方法是及时进行饮食成分的调整,如减少主食,限制吃肥肉、奶油、精制糕点、糖果;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但瘦肉、鸡蛋、黄豆,则不宜减少。

  坚持一项体育运动,增加热量消耗,如做减肥操、游泳、跑步等各种活动,运动中应有一定的运动量,并坚持锻炼持之以恒,这样既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又可起到减轻体重的作用。

  今年两会上,农工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提案》中建议,尽快出台《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导小组,负责该项工作调度协调、统筹推进。

  2018年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同时,低年龄段近视问题突出。

  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室外活动减少,宅家除了学习就是玩电子产品,这样的现象让很多家长担忧孩子的视力。据报道,广东东莞一名女大学生熬夜打游戏、追剧,导致视网膜脱落。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一次次给人们敲响警钟。再次提醒各位老师家长,真性近视不可逆转,科学防护、定时检测,把“小眼镜”扼杀在摇篮里。

  近年来,一些社会热点事件让更多人关注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自杀、校园欺凌、犯罪现象让我们看到了花样年纪的孩子们心中隐藏的阴影。

  据《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数据显示,中国17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中国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异常总患病率为15.6%。

  大部分研究显示,儿童和青少年抑郁障碍检出率为3.7%~40.0%,焦虑障碍的检出率为20.31%~26.7%,且检出率及患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专家总结,总体来看,近些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下滑趋势。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