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我身边的家庭教育小故事”——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分享活动

原标题:“我身边的家庭教育小故事”——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家庭教育主题分享活动

导读:

  为进一步创新家庭教育工作,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开展了一场“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主题分享活动。  ...

  为进一步创新家庭教育工作,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浙江省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着力点,开展了一场“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主题分享活动。

  学会自主管理,是孩子一生受益的重要能力。疫情期间,徐慧受班主任委托,在线上家长会上作为网课助教分享,她说:作为家长,我们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学会了放手、学会了信任,尝试着把家庭的责任慢慢分担到14岁的儿子身上,感谢他的支持和理解,也感谢每一位老师的默默付出,我们相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大家携手努力。

  这个冬天,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看到电视上白衣天使和警察叔叔们奋战一线,高青还在读小学的儿子深受感触,想要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加油。高青耐心引导,和儿子一起制作抗疫宣传小短片,短片内容还被学习强国平台选用!

  有一种孩子,叫做“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名列前茅,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在羡慕的同时,作为家长,你是否想过,“别人家的父母”是怎么做的?所谓言传不如身教,父母对子女的身教对他们的成长带来无尽影响,对他们的人生格局奠定基础。

  梁琪国正读重点高中的儿子就是这样一个传说中的“别人家孩子”。家有“学霸”是一种什么体验?一起来看看他的分享。

  “这孩子经常不做作业,不然成绩……”从小学到中学,因为经常不交作业,考试却常常名列前茅,儿子成为了学校里的“名人”。平时生活上大错没有,小错不断,经常被老师“告状”上课做小动作、课后不交作业……还弄破同学的衣服——以至于妈妈一见老师发来信息或者打来电话,就心惊胆战:“儿子肯定又闯什么祸了”。他可能不但没有和别的孩子一样努力、乖巧,而且缺少一个普通学生的上学心态。就这样,一家人经历了不同常人的焦虑,生怕孩子给学校、给同学、给家长惹麻烦——作为家长的我内心是崩溃的。我常常跟他说,哪怕学习成绩不好,只要努力了,将来无怨无悔即可。但这一切,都不如我所愿。

  我们准备在他快初中毕业时搬家。那时才发现,这些年儿子收获了很多:拿下大合唱最佳指挥、通过小军鼓考级、在英语口语竞赛中大显身手……他曾提起,他有自己的想法,能把握好学习的要点——回想平时,他经常能够就一些时事、社会现象侃侃而谈,身边总围绕着一群“同学哥们”。这一切,令我自愧不如。这时我才知道,他只是看上去没有那么“努力学习”。其实,一切如我所愿。

  自从考虑让儿子转到杭州上学,一家人就进入了为期半年的“计划、组织、实施、讨论”的PDCA循环。虽是区区二字的“转学”,实际上,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转学要求条件手续、报名地点、办理时间;选择学校的教学质量、擅长学科、历史考绩;生活方面有住校、通校、周末往返;孩子要考虑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对每一项都须作细致入微的分析,倾注几乎所有的精力。你能否想象每当咨询孩子意见时,他盯着电脑,头也不回地扔下一句“随便”,然后就不再有回音……在人生关键时期,这个理应懂事的大男孩却表现得如此糟糕。那一刻,作为家长的我,内心是崩溃的——这一切,不如我所愿。

  2019年的夏天,学校操场上,新高一的学生们挥汗如雨;教官的哨声、孩子们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一张张稚嫩又倔强的脸,刻着他们努力奋斗、坚持到底的决心。儿子所在的班级拿到了多项优秀,他个人表现的集体精神也得到了班主任的肯定。这时我才回想起,他曾要求去心仪的学校看看——在校门口留影。他还在暑假期间提前到杭州熟悉环境、找老师学习杭州的教学特点。为了参加转学考试,家里购置的各类教材、习题堆积如山,与此同时,我们还把查来、问来的各种信息、数据不断地灌输给孩子,恨不得把他的每一寸时间都用“学习”填满。终于,他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直到他收到学校的入学通知,我才知道,他只是没有说出来“我要努力上XX学校”——其实,一切如我所愿。

  该起床了、该吃饭了、该学习了、该睡觉了……爸爸给你做蛋炒饭可以不?早餐我去给你做手抓饼可以不?……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我从上学期的“自由”家长,活生生的逼成一个“家庭煮夫”。在浙江女性微信公众号上听家庭教育学会的专家说,青春期的孩子很难相处,各有各的脾气,家长不能从大人角度思考,要从孩子的需求出发耐心做好沟通。说起来容易,听起来也好懂,但做起来是什么样?每当问孩子吃什么,他盯着屏幕,头也不回的说“随便”;每当快要半夜的时候无数次催孩子睡觉,他盯着游戏屏幕说“等一下”……疫情期间学校安排上网课,平时要求是跟学校上课是一样的。可是,在家上网课用的设备和网游用的设备一样。对儿子来说,在网课与网游之间做选择,显然网游的吸引力更大。视频会上老师说,疫情过后,他那些自律的同学们会成为领跑者,那些在家沉迷网游的孩子们,会因此付出代价。听到这些,我的内心是崩溃的,我很担心他的表现。这一切,不如我所愿。

  这个清明节学校还没有复课,我得在杭州照顾他的网课学习和日常起居。听说学校的安排是4月20日复课,孩子显得特别兴奋,开始打包整理自己的“装备”,要我给他买鼓棒、买零食、文件夹,要带到学校去。我很期待,也很希望:其实,一切如我所愿。

  这个假期,疫情阻挡了我们出行的脚步,但“宅”在家里,也有很多有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李静和5岁女儿一起制作抗“疫”宣传画和加油小短片,稚嫩的画笔,有着最热忱的心。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48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