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色经典主题餐厅是如何火遍全国的?
导读:
以革命为主题的红色经典餐厅,不仅以自身特殊的装饰风格吸引看客,还以当年革命年代的突出歌舞演出吸引人们的眼球。餐厅店门的是一个大大的五角红星,走进去门口挂着“为人民服务”的招...
以革命为主题的红色经典餐厅,不仅以自身特殊的装饰风格吸引看客,还以当年革命年代的突出歌舞演出吸引人们的眼球。餐厅店门的是一个大大的五角红星,走进去门口挂着“为人民服务”的招牌,服务员全部身着绿色军装,进入店内,几座革命年代人物的雕塑映入眼帘。这些具有革命年代的鲜明标志,被这个地处北京一隅的餐厅所容纳,装修设计别具一格。
每当逢年过节,红色经典主题餐厅更是热闹非凡,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等,餐厅里开办起重大盛宴,节目演出精彩纷呈,所有老顾客们和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一起手舞足蹈和大合唱,随着演出和音乐一同感受着这股红色激情……
总经理胡中标2005年8月建立红色经典主题餐厅,当时,主题餐厅正在国内悄然兴起。具有敏锐的商业眼光的胡中标,在一次出差中,发现了一家店面很小的主题餐厅,当时他便感受到一种趋势和机遇,并觉得这种模式应该在中国发扬光大,“要做就做别人还没有做的”,胡中标将这次的发现默默地在心中绘出了一个初具形态的蓝图。
主题餐厅是通过一系列围绕一个或多个历史或其他主题为吸引标志,向顾客提供饮食所需的基本场所。其餐厅内所有的产品、服务、色彩以及活动都为主题服务,是主题成为顾客容易识别餐厅的特征和产生消费行为的刺激物。它的兴起源于人们消费方式的转变。美国著名娱乐业顾问、经济学家沃尔夫提出的“娱乐经济”正席卷全球,揭示着人们的消费趋势。娱乐经济在国外早已兴起,国内也逐渐刮起一股娱乐旋风。这股“娱乐之风”正揭示着现今人们的归属需求和娱乐需要。
胡中标的创立初衷正是考虑到了人们的这种需求,针对5、60年代的人们,通过“主题餐厅”的方式,创造一个只属于他们那个年代才有的回忆的地方,让发展快速、现代化全球化的中国,也能够保留着老一辈的传统文化,给予中国中老年人这一辈一片归属之处。
不仅如此,胡中标也考虑到年轻人,以此来吸引具有猎奇心理的他们;一开始,由这些中年人带着家人子女,再由这些子女带着自己的子女前来,如此一代代传承下去,都因源自主题餐厅文化跟顾客起到的感情共鸣。人们仿佛坐上了时空飞船回到几十年前,好像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一切场景都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
本是一座荒废的库房,因地处偏远而人迹罕至。胡中标正是以一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精神在做着,不仅如此,因为远离闹市反倒有一番世外桃源般让人陶醉流连的感觉。红色经典主题餐厅正是这样一间能够让人们放松和释放的餐厅,它的文化氛围,无需在繁华地带也能够完全体现。
胡中标开设的不仅仅是一个餐厅,是一个具有附加价值的主题餐厅。“生活已经不缺功能,大家要的是感觉”。为此,胡中标不惜成本花大力气打造出一个演出团队,在餐厅内一个醒目的大舞台上,演绎那个年代的激情,重现当年革命人物的风采。
“红色文化是一段历史,谁都不能忘记它。”胡中标自幼深受红色文化的影响,他认为借由这段离国人最近的历史歌古颂今,它不仅不能被遗忘,而且也正顺应当今中国发展潮流的思想内涵,掀起老一辈的怀旧之情和新一代的爱国之情。秉承着这种深具文化内涵的开店宗旨,胡中标要做的不仅仅是一个餐厅。
从“吃饱到吃好”,人们逐渐关注用餐环境与个性氛围。主题餐厅正是求新求变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主题餐厅在国外兴起,以鲜明的主题色彩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为核心的新型餐饮经营业态。在国内的兴起,对固定的市场进行了细分,也能够吸引相对稳定的客源,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食客之意不在“吃”是主题餐厅的一大特色,它在形式和内容上新鲜独特,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它的卖点。能够“体验”的主题餐厅,让顾客们不是体验食物,而是体验主题文化。
基建专业的胡中标对于红色经典主题餐厅的筹建壮志满满,不仅请来范旭亮等人来帮他装修,而他本人也亲身参与到设计之中。
店内一面破败的墙正是来自于他本人的创意。墙面上拖拉机冲破而出,颇有气势。墙面上印着“”大字,而这专门从农村引进的真实拖拉机冲破墙面,正显示了这座墙壁的倒塌。
这面“文化墙”拆了三次,建过三次,最终胡中标本人对此再三斟酌,亲自砸了这面墙,几经周折,终于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能够代表餐厅主题的鲜明标志。
不仅如此,最吸引顾客的,莫过于餐厅内的演出了。每逢过节,这里演出总会吸引一大批顾客前来,演出的人与顾客互动,所有的服务员和顾客一起随着演出者又唱又跳,场面十分壮观震撼。在平日的下午七点半人逐渐多起来,大家都是为了那一场场具有革命年代特色的演出而来。
为了打造这样一支专业演出队伍,胡中标从专业院校寻找专业人才,其中有不少是北京舞蹈学院的;而且剧本也是由国家一级编导李秀英来创作。对于演出,胡中标认为是重中之重,不仅为此不惜成本,还花费了大量心血。
三次前往各地观看演出,在哈尔滨看到二人转给他很大的启发和灵感;回到北京以后,胡中标立即组建六人设计精英团队,一起前往当地观看演出;最后终于经过精心策划与专业考量,终于策划出一个具有文化特色的演出的主题餐厅。
有了精心全面的准备以后,胡中标燃起了“红遍中国”的斗志,不断完善主题餐厅的中心——表演。不仅具有文艺特色,还考量了市场需求,选择当年最具特色又广为人们所喜爱的革命演出,搬到舞台上重演。
胡香氛经理和李秀英老师坚持原汁原味的重现当年的演出,并且加上自我改编,更符合现代人们的欣赏习惯。
就这样,曾有一位革命年代的老一辈的演出者来到红色经典主题餐厅,观看演出以后不禁流下热泪,说道:“这和我当年所演一模一样啊!”
主题餐厅的文化创新,勾起了顾客的回忆、释放了顾客的激情,一场体验式的主题餐厅,就这样诞生了。“创新是生存之本。”胡中标的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的不断创新和勇于为人先的精神,无不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胡中标认为,服务是红色经典主题餐厅的生命线。这条线抓好,就能让餐厅的生命力持续旺盛。管理员工建设企业文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人民服务”这条宗旨不仅是店内的标语,也是内部的文化内涵。
在平时的演出,服务员不仅参与演出,还会和顾客进行互动。提供了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服务,并且因为他们的努力,大大地带动了现场的气氛。
之所以能够做到和顾客良好的互动,是因为公司采取的人性化方来管理。每新进的员工都受到公司系统的培训,从内到外得到一个综合素质的提高。
“跳舞并非一定要专业舞蹈家才能跳,我们的服务员并非专业舞蹈,但是他们也会跟着跳,并且带动顾客一起跳。”正因为员工之间的热情感染了更个餐厅内的现场气氛,于是顾客和大家才会像一家人一样,无拘无束地跳起舞来。
能够做到如此红火,还因为胡中标的“让利”,让利给员工,让利给顾客,使得他们觉得自己真正受益。不仅如此,他还时常考察各地餐厅,及时对餐厅服务等进行更新,并且每个月都进行对整个团队的指导,培养新进员工,使他们更热爱这里。
红色经典主题餐厅正是一家“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餐厅,顾客的回头率也十分高,“大家来这里吃的是气氛。”
红色经典主题餐厅下一步还打算在各大革命圣地创办分店,在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等地,建立起自己的招牌,不仅可以招待旅客饮食,还能成为各大旅游景点之一。
为了将红色经典主题餐厅更加渗透到全国中去,胡中标全面加强扩大表演特色,重新整合节目内容,推出全新节目,包含激情、亲情和友情等演出,并为顾客办生日宴会、婚庆等等,来吸引更多顾客。
除此之外,还在各大中城市创立分店,把这种红色文化推广到全国,在三年内逐渐渗透到各地,最后红遍全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