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疾控专家: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就是最好的防护

原标题:疾控专家: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就是最好的防护

导读:

  中新网重庆7月2日电 (记者 韩璐)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日常生活中需要什么程度的防护?口罩戴还是不戴?都是民众关心的问题。2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邀请国家...

  中新网重庆7月2日电 (记者 韩璐)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日常生活中需要什么程度的防护?口罩戴还是不戴?都是民众关心的问题。2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邀请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防控督察组专家、重庆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黄文祥就《重庆市民健康公约》个人防护部分进行解读。

  “勤洗手、清洁通风、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这些卫生习惯,既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通用方法。”黄文祥表示,许多常见传染病,如感染性腹泻(痢疾、阿米巴、伤寒、诺如病毒)、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皮肤感染、沙眼等疾病都能经手传播。而洗手可以将腹泻致死率减半、急性呼吸道感染致死率减少三分之一。

  “我们说的洗手不是只用自来水简单冲一下,而是要使用肥皂、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同时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黄文祥说,吃东西前、上厕所后、接触钱币和公共物件后、外出回家等情况,都应该要洗手。

  黄文祥特别提到,抗菌湿巾擦手代替不了用流水清洗,“湿纸巾再怎么反复擦手也无法清除皮肤表面的细菌,而‘免洗洗手液’等产品则含有化学物质。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以流水洗手最佳。”

  “戴口罩对于新冠肺炎、流感、麻疹、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预防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有益于公众健康。”黄文祥表示,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或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都应戴口罩。在中、低风险地区,建议应随身备用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戴口罩。在高风险地区,建议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其实越好的口罩佩戴的时间越短,而不是现在大家认为的越长。因为好口罩的过滤性很强,所以佩戴时间应该缩短。”黄文祥说,口罩在弄湿或弄脏后,就需要及时更换。即使没有弄脏,一次性口罩累计使用4至6小时后需要更换新口罩。

  黄文祥表示,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个人防护还应注意清洁通风,保持居室清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

  疫情冲击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何以临危不惧?“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2018年9月,习在黑龙江七星农场考察时语重心长地说。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粮食安全的冲击,恰恰验证了我国能够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赢得了主动。…【详细】

  国家卫健委:13日起各省每日报送前一日核酸检测情况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情况日报表》,每日报送的核酸检测情况包括发热门诊情况、门急诊情况和入院情况三大类,每类又分为就诊人次数、检测人次数和阳性人次数三项。…【详细】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