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分析总结人际关系方面

原标题:分析总结人际关系方面

导读:

  分析总结人际关系方面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分析总结人际关系方面 人际关系与他人认知 从人际认知的角度来看,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应该分为对他人的认知和自我认 知两个维度...

  分析总结人际关系方面_基础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分析总结人际关系方面 人际关系与他人认知 从人际认知的角度来看,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应该分为对他人的认知和自我认 知两个维度。通过对他人语言、行为、表情的把握,我们会对其产生最初的印象 和评价。我是一个十

  分析总结人际关系方面 人际关系与他人认知 从人际认知的角度来看,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应该分为对他人的认知和自我认 知两个维度。通过对他人语言、行为、表情的把握,我们会对其产生最初的印象 和评价。我是一个十分注重非言语表达的人,也就是说我始终十分在意周围人的 目光和表情,因为我认为在语言沟通之前,目光会给对方直接的信号来表明自己 的态度,比语言更直接更可靠。因此在语言交流之前,我往往注意对方的目光和 神态。眼神可以毫无保留地传达一个人的喜怒哀惧,但为了避免冲突,人们往往 会话锋一转,而避重就轻。也正是因为我注重表情,身边的同学大多认为我是个 相对可靠,理解他们的人,可以作为知心朋友相处,但有时对于我来说,这样细 致地观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对行为做出的反应简单而直接,不用经过 大脑深加工便可以完成,而因为一个转瞬即逝的表情而思考,未免有些给自己添 麻烦,偶尔被人误解为心多的人。 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 因此,从人际印象的角度讲,印象管理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所使用的直接 或间接的手段,我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希望自己 可以得到对方的尊重和认可,不仅如此,有时甚至会希望对方向自己提出相应的 报答行为,以便能更好地作出判断和决策。“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句 话看似潇洒,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如此豁达,因为我们不仅仅因自己而生活, 更多依靠周围的人和事,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我是一个十分在 意别人看法的人,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会给他人带来怎样的印象是我比较关心的 话题,在别人表达不满或者建议时,就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改正,不是想要改正自 己的做法,而是改变对方的印象。尤其是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往往触碰到学生最 敏感的神经,我会尽量保持得体的形象出现在老师面前,通常都会表现得安静、 内敛,一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学生需要学习的尊严,二是为了回避自己在知识上 的贫乏。 我个人认为,交换的根源在于缺乏,无论是物质上还是情感上,有缺失,有 需求才会想要得到。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满足人基本生理需要之后,产 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奥德弗将需要层次压缩为三种,生存需要,成员发展需要, 相互关系需要。一旦需要有所缺失,我们就会想要从他人那里得到补偿。有时候 我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自卑和自负的人,如果不给予,就会不自信,别人给与的关 注度降低,就会不习惯,所以我做事比较高调,也是为了证明自己。也许身边的 同学偶尔会觉得我有些强势,有些要求过高,其实这是外强中干的体现,内心越 自卑,就会表现得越自信。也可以说,从内心看,我有自信的需要,或者是高成 就需要,把事情做到最好来增强自信心。上大学之前,我也是个比较自负的人, 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目中无人。与同伴相 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 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别人的态度。另外,在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上,过高地 估计了彼此的亲密度,讲一些该讲的话。这种过于亲昵的行为,反而会使人出于 心理防范而与之疏远。这是一种人际交往时的心理障碍,生活在大学的小社会让 我学到了很多,渐渐与周围同学处于自然的交往状态,很轻松,遇到不开心的事 也学会忍让,先追究自己的错误和缺陷,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人际关系与个人魅力 一个人的社交圈大小,与其个人的人际魅力关系密切,或者可以说,个人吸 引力会使得人与人交往沟通变得顺畅和轻松。人际魅力通过人际吸引而表现出来,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在情感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密的心理关系,是心理距离缩短 的表现。它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人 际交往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人际吸引既体现在个人的特点上 又体现在双方的关系状态中。个人的外貌,个性品质,能力等等都决定了个人魅 力的大小。我们喜欢和有个人魅力的人交流,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 也可以迅速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 人际关系与他人冲突 一切人际交往的不和谐因素皆来自于人际冲突,正是由于冲突才会产生各种 不正当竞争,以及一些极端的手段。相互争辩或彼此抵触的行为便是冲突。一般 情况下,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人们都坚持自己的意见,常常以为自己的看法是最客 观最合情理的,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而与他人争论。在此我想强调的是与家人的 冲突往往来自期望值过高。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我常常会与家人起冲突,因 为 20 多年在父母身边长大,他们应当了解我,理解我,所以每当他们责备或者 抱怨时我的大小姐脾气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看来我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对其期望 值过高,他们照顾我的饮食起居,却无法跟随我的情感发展,加上所接触的知识 面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必然不同,我们又处于年少轻狂的时期,与家人的冲突 是很难避免的,但相互的理解和支持却是必须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仅体现在 学校,社会中,也充分地体现在家庭中。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协调与家人的关系, 又怎能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呢?在大学里,我所经历的,见过的很大部分冲突 来自于忌妒的情绪,而恰恰这种情绪很容易产生,如室友拿到奖学金,你却因一 名之差而丧失机会,或者成绩不如你的同学比你提前入党。这种情况在大学中已 经不稀奇了。西班牙作家赛万斯说过:“忌妒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 镜中,小物体变大,矮个子变成巨人,疑点变成事实。”忌妒是一种不服,不悦, 失落,甚至仇视的消极情感,有些人还会因为这种情感而恶语中伤他人,当别人 有难时却隔岸观火。我个人认为存在忌妒心理很常见,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很少 有人能做到身边的人功成名就时自己无动于衷,重要的是我们能否客观地评价他 人取得成绩的原因,然后给自己提供动力,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将冲突 化为奋斗的目标前行,在解决人际冲突之前,首先化解自己内心的矛盾冲突。 人际关系与自我的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来源于健康的心 理状态,自信、乐观、从容、友爱、助人、谦虚、宽容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品 质都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健康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使人 舒缓压力、平复情绪,对人们的个人发展、身心健康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 方面,那些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的人,也会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 至是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们更多地表现出自负、自卑、 干涉他人、多疑、敏感、嫉妒等消极心理,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的一次次挫败。 作为大学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稳定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培养自己为人处 世的能力,做有益于自己,家庭,社会的事。在人际关系的课程中我意识到了自 己很多的不足,也学会了很多处理问题的方式,希望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 合起来,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搜集整理 仅供参考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4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