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越来越多年轻父母追求科学育儿 学前亲子消费热起来

原标题:越来越多年轻父母追求科学育儿 学前亲子消费热起来

导读:

  “自从有了孩子,家庭开销就大了不少。”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马欣有一个4岁的女儿,每个月花的钱几乎占夫妻俩工资的一半,“除了基本的吃穿花销,还得给她买绘本、玩具,陪她看动画片、...

  “自从有了孩子,家庭开销就大了不少。”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马欣有一个4岁的女儿,每个月花的钱几乎占夫妻俩工资的一半,“除了基本的吃穿花销,还得给她买绘本、玩具,陪她看动画片、上早教班。”

  这些年,学前亲子消费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占比持续增加。天猫发布的报告显示,95后新手父母在学前亲子消费上投入逐年升高,近3年在天猫上人均消费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1%。

  学前亲子消费市场的“蛋糕”在做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讲究科学育儿,育儿投入的重心逐渐从吃、穿等日常生活领域转向教育、娱乐等领域。天猫在报告中还提到,家长投入教育消费的时间点越来越提前,教育低龄化趋势明显,早教类玩具书、益智类玩具销售高速增长。学前亲子消费这一细分市场正迅速成为儿童教育类市场的新增长点。

  “学前亲子消费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用户黏性高、购买群体和消费群体不同、科技感强。”清华大学心理系博士蔡浏阳说,现在的家庭更青睐跟随影视文学、游戏动漫等选择玩具等产品,孩子在选择产品时有明确偏好和一定话语权,例如孩子喜欢某个动画人物,就会强烈要求家长购买相关产品。而且孩子的喜好易受同龄人影响,从众心理强,因此越是热门产品越容易获得更多人的青睐。

  购买群体和消费群体不同。爱奇艺儿童事业部总经理肖风说,儿童产业的“代位消费”特征明显,孩子享受产品,父母掏钱埋单。因此亲子商品或服务需要同时考虑到家长和儿童两大群体,既要注重娱乐性、趣味性,也要考虑教育意义和健康安全。

  科技感强,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蔡浏阳说,学前亲子消费本身强调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儿童对新鲜事物又很容易接受,玩得转VR、无人机、编程等高科技产品。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迎来新突破,未来可能有更多智能设备、智能玩具出现,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在我看来,学前亲子消费的关键词就是寓教于乐,让孩子边玩边学,家长也能参与其中。”家有二宝的上海全职妈妈陈彤彤说。

  近年来,将教育和娱乐有机结合的儿童影音产品表现不俗。其中,动画片等视频产品生动有趣,深受儿童喜爱。瞄准这一机遇,国内视频平台爱奇艺、腾讯视频和优酷分别推出面向儿童用户的品牌“爱奇艺奇巴布”“小企鹅乐园”和“小小优酷”,并打造相关消费产品。

  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越来越多的音频类节目受到家长青睐,与此相配套的产品销售也被带旺。比起动画片,“凯叔讲故事”“宝宝巴士儿歌”等音频不费眼睛,而且可以在夜间哄睡、自驾出游等多个场景使用。有儿童模式、能语音控制的智能音箱作为播放载体,销量也水涨船高。过去3年,这一类产品在天猫上销量增长了121%,成绩亮眼。

  “寓教于乐”的亲子产品代表,当数早教班。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0—6岁婴幼儿超1亿人,早教机构报名人数逐年攀升。金宝贝、美吉姆等早教中心遍布多个城市。美吉姆2019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约为6.3亿元,同比增长137.35%。

  比起随时随地可获取的影音产品,早教班对线下门店的依赖性更强。一般而言,学前亲子消费的渠道分为线上和线下,二者各有千秋。线上渠道成本较低,能突破地域上的局限,接触更多用户群体;线下渠道强调面对面互动和场景式教学,更注重用户体验。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49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