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人际交往的认知障碍及其调适

原标题:人际交往的认知障碍及其调适

导读: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其社会经历的有限性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对人的认知往往带有理想化色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因效应所...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其社会经历的有限性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对人的认知往往带有理想化色彩。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因效应所谓首因效应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印象。在初次交往中,第一印象往往是深刻而牢固的,对以后的人际知觉过程会产生指导性的作用。在交往中彼此的外貌、表情、谈吐等作出认知,形成印象,往往具有表面性和片面性。在交往中执著于第一印象,就会出现先入为主,忽视、否定随后出现的新信息,影响交往的正常进行。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它的积极作用,尽量减少它的消极作用,避免“以貌取人”。

  2.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对某个人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此人的具体特征的认识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说通俗一点,就是对某人的印象不好,就会觉得此人一无是处;对某人印象好时,就会觉得一好百好。所谓的“爱屋及乌”是也。晕轮效应是一种明显的从已知推未知,由片面看全面的认知现象,往往会歪曲一个人的形象,造成交往的异常,导致交往障碍。为了克服晕轮效应的影响,应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观察、评价他人,以纠正晕轮效应造成的偏差。

  3.刻板印象刻板印象表现为把交往对象机械地归入某一类群体,并把自己对该类群体的习惯化认知推及到具体的交往对象身上。刻板印象使我们对每一类人都有一套固定看法,而这些看法具体到某人时未必正确,如人们通常认为北方人厚道,南方人精明等。刻板印象虽有积极的认知作用,但会造成对交往对象的偏见、成见,影响人际交往。克服刻板印象应从认识上,把自己的交往对象看成一个独特的人,以此为基础进行交往。

  4.自我投射自我投射是指内在心理的外在化,即以己度人。把自己的情感、意志、特征投射到他人身上,强加于人,认为他人亦如此。自我投射包括情感投射和愿望投射。情感投射是指认为别人与自己的好恶相同;愿望投射是指把自己的主观愿望投射于他人,认为他人也如自己所期望的那样,把希望当成了现实。这样往往对他人的情感、意向做出错误评价,歪曲他人,造成交往障碍。克服这种倾向应想到别人与自己是不同的个体,不能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要客观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54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