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原标题: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导读: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导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往往会伴随不少心理或者情绪问题, 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会很着急, 并且急于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但是在找心理咨询之前,切记...

  请慎带孩子去做心理咨询 导语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往往会伴随不少心理或者情绪问题, 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都会很着急, 并且急于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但是在找心理咨询之前,切记要了解孩子文的根本所在,而 不要盲目进行心理辅导,很有可能会导致情况愈演愈烈。 案例一 男孩小 A,二年级,在校表现:经常不能正常听课,老师布置课堂练习不完成, 听不得老师批评的话。只要偏激情绪上来,完全无视课堂纪律,会呈现歇斯底里状。如 多次用手拍桌子,踢凳子,喊叫,导致老师无法上课。家长被叫去学校后,要求带孩子 去看心理医生。家长带孩子去心理咨询机构后,咨询师对小 A 进行了多项检查,并没有 异常,便告知家长,孩子这种情况属于缺乏心理安全感表现,需要少刺激孩子,尽可能 安抚孩子情绪。当家长问具体如何做时,咨询师讲了一番大道理,家长最后也不知道该 如何配合去做。每周末,家长带孩子去咨询师处,交由其负责对孩子进行治疗,家长并 未参与其中。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丝毫没有变化,相反在学校里问题更加严重,家长 非常焦虑,因为老师已经明确要求孩子转学。 案例二 女孩小 B,一年级,家长发现女儿有一段时间行为怪异后,带孩子去做检查,临 床诊断为抽动秽语征。办理完相关手续后,家长陪伴女儿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并未 见明显好转,家长很无奈,只好转入另一家机构。第二家机构诊断结论虽然和第一家相 似,但是要求小 B 父母也做心理诊断,目的是为优先解决和排除由家长心理问题对孩子 造成的病因结果,才能够正常对孩子进行治疗。小 B 父母通配合做检查后,发现妈妈心 理比较突出,通过咨询师的诊断和分析,查找到了孩子症状的本源,以及形成过程,并 给出了具体诊疗方案。 对家长的提示 1、家长在选择心理咨询机构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否则很容易上当受骗。从两 个案例情况来看,家长基本上对心理问题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更无从对孩子的治疗程序 做到心中有数,只能盲目带孩子去做诊断治疗。 从治疗结果来看,小 A 几乎没有得到专业的治疗,说明该机构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 专业素养。小 B 去的第一家机构也和小 A 遇到情况类似,幸运的是到第二家机构后遇到 了专业人员,能够按照正常的程序对家长和孩子分别进行诊断,并给出结论,并制定有 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2、孩子心理问题本源在家庭,父母是罪魁。像上述两个案例中,经了解,妈妈都属脾 气暴躁,性格强势,经常指责打骂孩子,同时与丈夫也经常矛盾不断。所以,请家长们 注意,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一定要看其是否要求父母做心理诊断,如果忽视这 个环节,单纯要求孩子做配合治疗,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因为对于儿童来讲,只要回归 家庭和学校,问题仍照旧,伤害仍会继续。 3、3、要慎重看诊断过程中的各项测试。儿童心理测试各项数据和成年人会有很大的差 异性, 因为认知和分辨, 自控与专注能力相对较弱。 如果家长忽略对这些差异性的关注, 可能用给成人测试的手段和方法应用在孩子身上时,会出现数据与结论上的偏差。经过 和上述两案例家长的了解来看,咨询师并未给家长做明确说明,完全走流水线式的做完 测试检查,自然白花钱不说,还耽误孩子的诊治。 4、要把诊断结论交给学校和老师,请老师给予配合和关心孩子。通过对上述两个案例 家长的了解,发现她们只是把诊断报告拿给校方看,并没有请老师给予配合,更不说把 问题成因详细说明,而老师仍然象往常一样照样给两个孩子留课外作业,课堂上仍然象 对待正常孩子一样严格要求。特别是小 A 的情况更为糟糕,已经发展到老师非但不对这 个孩子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相反以厌恶的态度要求家长给孩子转学。而小 B 妈妈同 样在老师的要求之下,要求孩子必须要完成大量的作业,完全不管孩子是否能做到,仍 给孩子很大的精神压力。 几点建议 1、家长需要注意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感。我经常接触大量的孩子,即便心理 表现正常的孩子, 常因父母不懂家庭教育, 忽略家庭教育, 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管教孩子, 导致孩子们缺乏足够的心理安全感。为了解决类似的现象,希望家长保持平和的心态面 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业,切莫只盯着学习而不顾孩子的心理感受,一味用强迫和打压的方 式带孩子学习。 2、家长需要适当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于儿童来说,玩儿是正常需求,家长要结合 课外学习, 适当安排孩子玩耍, 让孩子在玩耍过程中保持心理的放松, 确保心情的愉悦。 再通过培养孩子时间意识, 主动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时间。 让孩子有学有玩儿, 动静结合。 对于孩子无理的要求,家长不妨合理满足,结合好孩子意识,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孩子 在合理范围内得到个人意愿的满足。 3、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孩子心理压抑。从我接触的大量家长来看,都普遍存在 亲子关系不好的现象。 家长常常嫌弃孩子这做不好那做不好, 根本不会反思自己怎样说, 孩子才会愿意听。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做亲子游戏,亲子陪伴,亲子阅读,给孩子提升足 够的信任,并加以合理的引导,让孩子在相对宽松和民主的家庭氛围中生活和学习。只 要家里家外经常能听到孩子的欢声笑语,说明孩子内心是快乐的,才有利于孩子心理健 康成长。 4、培养好孩子好习惯好品质。很多家长自己尚且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养成,往往看 问题偏激,过于自我,非黑既白,非对既错,很难理性看问题,自然就很难培养孩子正 确的认知和分辨,更不要说内心充满正能量,以积极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培养孩子的好习 惯和好品质。 请家长一定切记,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必须要尽可能做到,否则, 孩子没有榜样可以参考,更没有办法去模仿,空口说教起不到教育之目的。不要等到象 上述两个案例中的孩子出现很棘手的心理问题时,再去亡羊补牢,那时你悔之晚矣!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6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